發(fā)布時間:2025-05-11 01:13:15
下午向一位藏族和尚請問一些事。
不叫“喇嘛”。在藏傳佛教中,“喇嘛”真正的意思是“上師”,不是所有藏族和尚都可以叫“喇嘛”,就像一所大學(xué)里面,學(xué)生烏央烏央的幾千上萬,教授就那么幾十上百人。
普通藏族和尚一般稱作“扎巴”。但也不寫“扎巴”,好多人會一愣神,以為是扎西的兄弟。
問著問著,提到了“財寶箱”。
藏族傳統(tǒng)中的一種“招財鎮(zhèn)財物”。
在藏族民間,有制作“財寶箱”的傳統(tǒng),一般多見于在家人家庭;寺院也有,但是以寺院集體的形式擁有一個,不是和尚個體。
財寶箱很多是自己定做。
找可靠的木匠,選不容易招蟲、扭曲變形的上好木料,做好以后,涂繪上吉祥的圖案,五彩繽紛描金勾線。
然后,滿滿地準(zhǔn)備好財寶緣起物——像是什么珍珠啊、珊瑚啊、瑪瑙啊、綠松石啊,金首飾啊、銀首飾啊,反正,怎么珍貴什么來。
準(zhǔn)備好了,就可以請僧人來了。
一般至少是四個僧人——湊足一個僧團(tuán)的數(shù)量,來自己家里念三天左右的財神經(jīng)。
(問了一下財神經(jīng)是黃財神還是白財神?和尚說,黃財神。)
僧人在佛堂念財神經(jīng)的時候,其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裝箱。一邊念,一邊將各種財富緣起物放置在箱中。
箱子中間的位置是固定的,是一只繪有八吉祥圖案的小碗,里面裝滿酥油。
先燒開酥油灌滿小碗,等酥油凝固之后,就把小碗放在財寶箱中間(不可以空著放上去,緣起不好)。旁邊就可以放置各種珠寶、青稞、五谷了。
放好以后,箱子會封上,這一年就不再打開。
第一次給財寶箱修法,需要念三天的經(jīng)。
第二第三年以及以后,就只需要念一天的經(jīng)了。也是在佛堂念經(jīng),一邊念黃財神的儀軌,一邊在那個特定環(huán)節(jié)將箱子打開,再往里面加一點(diǎn)東西。
放進(jìn)財寶箱的東西,通常不會再拿出來,類似于“寶庫”的概念。所以第一次不會放得特別滿,不然以后就塞不進(jìn)去了。茶葉(藏茶)也會放少許,因?yàn)榈诙瓴枞~會萎縮一些,方便加入新東西。
新加的,一般也是珠寶啊、青稞什么的。
在藏地,青稞和五谷都是一定要放的。哪怕價格跟珠寶沒法比。
因?yàn)檫@有著五谷豐登的寓意。
和尚想了想又說,“但是漢地不能放青稞哦,漢地太潮濕了,五谷會生蟲的。”
我想了想,藏區(qū)很多人務(wù)農(nóng),“五谷豐登”很重要。但漢地的我們大多數(shù)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行吧……
然后,財寶箱外面通常會畫一個黃財神贊巴拉的像,或者摩尼寶。
摩尼寶,給新朋友們解釋一下,這類似于佛教中的“七色花”或“阿拉丁神燈”,想求什么給什么,而且功能比“神燈”強(qiáng)大多了:除了能變出你想要的種種寶貝、衣服、飲食,還能治病,而且把它帶在身上,火不能燒,毒不能害。
財寶箱的外表面就會繪制摩尼寶,一般是滿滿一盤,像是一堆珍珠的樣子。
顧名思義,財寶箱起著“招財”和“鎮(zhèn)財”的作用。有了它,不僅會招來財富,而且財富不會流失,只會越來越增多。
藏族老百姓很相信這個,他們會把家傳的一些古老寶貝都放在里面。
今天跟熟識的藏族和尚請問起財寶箱,順手就當(dāng)趣聞寫了一下。
突然想起,財寶箱自己也能做啊。
找一個或者定做一個木箱,然后貼上“摩尼寶”的貼紙。雖然沒條件請僧人到家里念財神經(jīng),但可以留意一些寺院在售的“招財緣起寶”(有些免費(fèi)結(jié)緣但需要碰時間;有些長期在售,比如說拉薩扎基寺的財寶丸)。還有一些古老的錢幣啊首飾啊之類的,都可以放進(jìn)去。
然后,第二年第三年,自己再往里面加一些東西。只加不取。
大概可能也勉為其難算一個財寶箱了吧。
箱子最好帶有鎖扣,這樣可以鎖起來,免得被外人好奇翻看。
不過和尚說,傳統(tǒng)上他們是不用鎖扣來鎖箱子的,而是用一塊白布折疊幾折,用白布把箱子從上往下地蓋住,然后用一種來自拉薩的叫“拉加”的油,蘸在白布的一頭一尾,然后粘在一起,這就是古老的“鎖”了。
感恩您給我服務(wù)的機(jī)會。感恩您的布施!感謝您與我共享美好的生活品質(zhì),吉祥如意!
感 恩 隨 喜 打 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