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1 23:48:46
古裝劇中經??梢钥吹?,古人朱紅色的大門上,往往會有密密麻麻的圓形凸起,好好的門上,為什么要裝這種東西?那圓形的凸起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當然,沒人愿意費時費力的去做一件沒有意義的事,事實上古人朱門上的凸起,叫做“門釘”,只在門板上使用,有專家認為,門釘最早起源于墨子的“涿弋”,即鑲嵌在古城門上的圓形尖木橛,木橛一般長兩寸,其中釘入門板中一寸,外部留一寸。
木橛作用于城門上,一般表面會涂滿泥巴,起到防火的作用,戰(zhàn)爭時也能有效阻擋敵人以火攻破門。
門釘和涿弋又有明顯的不同,最直觀的就是在材質和用途上,門釘一般都是銅制而成,尤其是明清時期,門釘?shù)氖褂米顬閺V泛,最初人們更在意他的實用性,即加固門板,因為一扇門往往是由若干塊板子拼起來的,時間久了難免脫落,因此人們加上了門釘,久而久之,這些門釘越做越整齊,門釘搖身一變,成為古人門面上最為重要的裝飾品,尤其對于那些大門大戶的來說更是如此,清朝時期多有在門釘上鎦金的,使之看起來更加氣派。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門釘由加固門板再到裝飾,最終演變?yōu)橐环N象征,而這種象征主要是在清朝時期,懂行的人進門前,先看看門釘有幾行幾列,就能看出對方的身份地位。
就拿紫禁城來說,東南西北四個門上都鑲嵌著金黃色的門釘,仔細從上往下,從左往右數(shù)的話機會發(fā)現(xiàn),每一扇門上的門釘都是九排九列,八十一之數(shù),這就不得不提我國古代的數(shù)字文化,數(shù)字并不單純的表現(xiàn)出數(shù)量,主要來源于道家思想,最簡單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以三有時候可代表萬物,道家又將數(shù)字分為陰數(shù)和陽數(shù),即今天我們所認知的偶數(shù)個基數(shù),但古人認為最基本的數(shù)只有九個,九乃陽數(shù),數(shù)之極,表示最大,因此皇帝往往被稱為九五之尊。
門上的門釘?shù)臄?shù)量也是如此,橫九豎九,表現(xiàn)的地位自然是最高級別的,再往下的秦王,王府只允許七乘九路,普通王府又低一籌,只能用七路乘七路,其下為五路乘五路……沒人敢逾越。有意思的是,紫禁城有一個比較特殊的門“東華門”,其它三門都是九乘九的門釘,唯有此門是巴航八行九列,少了一行,只有七十二顆門釘,在皇宮中,自然是一件反常的現(xiàn)象。
有學者猜測,清朝皇帝駕崩,要從東華門走,據(jù)事實考證,順治和嘉慶的靈柩都是從東華門被送進景山的殯宮,道光死后,遺體雖然沒送往殯宮,卻也經過東華門。此外,皇后的神牌也要由東華門迎入,不管是皇帝駕崩還是皇后的神牌,其屬性都為陰,故而不能用陽數(shù),所以東華門的門釘才是七十二的陰數(shù)。
但皇帝有時候出門的時候,也走東華門,包括皇帝的畫像等物品也由東華門迎入,也就是說這個門既辦皇家的喪事,也有其它的用途,可將陰數(shù)陽數(shù)之說并不是十分準確。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門釘在清朝之前,是沒有明文規(guī)定等級制度的,只是加固和裝飾的作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