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2 17:20:24
曬娃這事,古已有之。
曬娃本質(zhì)上是種炫示。無論如何以父母親子、天倫血緣解釋,在他人看來,都是炫示你的一部分:古人炫耀車馬、字畫、歌姬、珠寶;現(xiàn)代人炫示手表、收藏,其實都類似。
欲讓他人看著不糟心,很簡單啊。
比如有朋友跟你炫新裝修的大房子,許多人會想關我屁事,又不讓我??;炫新買的游戲機,高興些了:但凡那人有點情商,會請你一起玩兒。
炫的時候,讓他人有參與感,是挺重要的。胡軍還是誰,采訪時說過,張國榮戴手表,聽人夸好,會當場摘下來送人。就是類此。
但孩子當然沒法送,那就要想別的法子了。比如每次炫娃都讓孩子拜個干爹之類?
諸葛亮曾經(jīng)給諸葛瑾寫書信炫娃,說:
“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p>
這就叫會說話。先夸一句,又挑剔說太早熟了。算自謙,但比尋??鋬鹤痈呙鞫嗔?。
蘇軾曾經(jīng)有段炫子詩說:“但愿生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這就是借自嘲帶吐槽,太銳利,聰明外露了。
所以古人說自己兒子叫犬子、癡兒,不是沒道理。
賈政帶賈寶玉在大觀園題詩,一路命他題,一路罵過去:孽障!畜生??!管窺蠡測?。?!叉出去!?。?!你曉得什么?。。。?!
——這才是相對正確的炫娃方式。在中國文化里,要懂得自損自嘲,這樣炫娃,大家也不會太討厭。
當然,最好的方式是這樣的。
古代人講究登堂拜母,妻兒出拜。你這么做,不會有人覺得是炫耀老婆、炫耀老媽或是炫娃。
為什么呢?第一是出拜,人家是出來拜你的,不是等你來夸的。
第二是難得。古代讓你見老婆老母孩子,是表達對你的熱誠,這種炫娃,帶有社交屬性。
所以終極炫娃方式是:根本不炫,讓娃本身顯得神秘與珍貴。如此到炫娃時,才不讓人煩,甚至還讓人覺得收獲了呢。
比如,跟別人套交情了,顯得熱乎了,才小心翼翼,秀出娃的模樣來,還要加幾句:
我平時是不給人看孩子的,咱們嘛,朋友了。孩子不算好看,但咱們這個年紀了,也就這點寄托了,是吧?”
這樣的炫娃才顯得彌足珍貴又動情,還有社交功能哩。
所以準確的炫娃從不炫娃、慎炫娃開始。欲取先與,欲擒故縱。古人早就告訴過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