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1 15:22:05
布依族石板房最有特點的地方就是它的屋面了。大部分的建筑都是懸山頂式,屋面均為雙坡排水。有些布依族的村寨喜用裁切得比較工整的鱗狀屋面板,每塊石片的厚度為2厘米左右,高低疊壓,錯落有致,宛若魚鱗;也有的則是形狀各不相同的天然板材,將這些不同形狀的亂石鋪得像瓦片一樣,而又不至于疊得太厚,這也正是布依族人民的智慧所在。石片在屋面形成自然的弧線,利于排水,而不用像瓦片屋頂那樣留出排水溝。
屋脊也不用脊瓦,而是將屋面一側(cè)的石片伸出,壓住另一側(cè)石片,然后再在屋脊上像瓦一樣砌上整齊的石片,形成一道屋脊。屋頂每個坡面的邊緣都用較大的石板,中間部分用稍小一些的石板。這樣既利于形成屋面曲線,又牢固結(jié)實,不易被風掀掉。有些屋面會把某塊石片換成玻璃有利于采光。不過屋頂上的石片十年左右要翻修一次,將風化的石片換掉。
屋頂薄石片,巧布成的任意鱗紋,自然天成,給人以強烈的美感。
1房基:民居依山而建,一般都有較高的臺基。依坡而建的住宅前部臺基兼作擋土墻,后部高出地面30~50厘米,四周用塊石或片石砌筑,內(nèi)部填土夯實找平。飼養(yǎng)牲畜的民居順著石頭路上的臺階直接進到室內(nèi),牲畜間與室外形成半地下的關系。室內(nèi)地面用石板鋪砌,既平整又防潮。
2門窗:門的四周用整塊的條石砌成,下部留有較高的門檻,洞口尺度較小。窗的洞口開得也偏小,洞頂做成尖拱、圓拱、石過梁等不同形式,有單個洞口也有并列洞口。
少數(shù)民居的門以一側(cè)的門軸為中心,向內(nèi)偏轉(zhuǎn)了45度,不僅有效地遮擋了過往人流的視線,而且使門口形成了一個很有趣味的小空間。這種適宜的處理手法與四合院中影壁對視線空間的限定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3裝飾:石板房的裝飾重點是在山墻的挑檐處作象征吉祥的“龍口”處理。正立面的“龍口”加工精細,墻角的石柱有整柱,也有接柱,均精細雕鑿,與挑出的龍口、墻面配合,顯得粗中有細。石板房整體的裝修樸實、自然、沒有矯揉造作的感覺。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文化的不斷演進,布依族的石板房也在新技術的推動下不斷的更新和發(fā)展著。局部的布依族村寨已漸漸立起了全國可見的白瓷磚二層小樓,有的村寨開發(fā)了旅游資源,很多房屋只保留了屋面形式,實在令人惋惜。不管怎樣,傳統(tǒng)的石板房建筑中確實有很多我們現(xiàn)在設計也需要的理念和手法,精彩的布依族石板房不愧為我們民族建筑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