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1 13:22:02
老北京四合院中,門簪作為大門上的重要裝飾,不僅加固門框,還承載著裝飾和象征意義。其形狀類似大木銷釘,固定連楹,表面雕刻著花卉圖案或是福壽、吉祥等頌語,既實(shí)用又美觀。
門簪因形似婦人頭上的簪子而得名。不同宅門上的門簪數(shù)量各異,廣亮大門通常配備四個,如意門則多為兩個。特別的是,如意門的門簪上常雕刻“如意”二字,因而得名如意門。
門簪不僅是地位的象征,百姓之家通常使用兩顆,大宅戶可使用四顆,而皇家、王府的大門則可能多達(dá)十二顆。例如北京朝內(nèi)大街孚王府大門,其上就裝飾著十二個門簪。文津街國家圖書館老館大門同樣采用了十二顆門簪裝飾。
隨著時代變遷,門簪逐漸淡出日常生活。但在自建四合院等仿古建筑中,門簪仍被廣泛應(yīng)用,主要發(fā)揮裝飾作用,提升宅門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