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1 17:15:31
儲秀宮,內(nèi)廷西六宮之一,明清時為妃嬪所居。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原名壽昌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曰儲秀宮。清代曾多次修葺,光緒十年(1884年)為慶祝慈禧五十壽辰,耗費白銀63萬兩進行大規(guī)模整修,現(xiàn)存建筑為光緒十年重修后的形制。
儲秀宮原為二進院,清晚期拆除了儲秀門及圍墻,并將翊坤宮后殿改為穿堂殿,稱體和殿,連通儲秀宮與翊坤宮,形成相通的四進院落。儲秀宮前廊與東西配殿前廊及體和殿后檐廊轉(zhuǎn)角相連,構(gòu)成回廊?;乩葔Ρ谏翔傎N的琉璃燒制的萬壽無疆賦是眾臣為祝慈禧壽辰所撰。
儲秀宮為單檐歇山頂,面闊5間,前出廊。檐下施斗栱,梁枋飾以淡雅的蘇式彩畫。門為楠木雕萬字錦底、五蝠捧壽、萬福萬壽裙板隔扇門;窗飾萬字團壽紋步步錦支摘窗。內(nèi)檐裝修精巧華麗。明間正中設(shè)地屏寶座,后置5扇紫檀嵌壽字鏡心屏風,上懸“大圓寶鏡”匾。東側(cè)有花梨木雕竹紋裙板玻璃隔扇,西側(cè)有花梨木雕玉蘭紋裙板玻璃隔扇,分別將東西次間與明間隔開。
東次間、梢間以花梨木透雕纏枝葡萄紋落地罩相隔;西次間、梢間以一道花梨木雕萬福萬壽紋為邊框內(nèi)鑲大玻璃的隔扇相隔,內(nèi)設(shè)避風隔,西梢間作為暖閣,是居住的寢室。
儲秀宮的庭院寬敞幽靜,兩棵蒼勁的古柏聳立其中,殿臺基下東西兩側(cè)安置一對戲珠銅龍和一對銅梅花鹿,為光緒十年慈禧五十大壽時所鑄。東西配殿為養(yǎng)和殿、緩福殿,均為面闊3間的硬山頂建筑。
后殿為麗景軒,面闊5間,單檐硬山頂,有東西配殿曰鳳光室、猗蘭館。慈禧入宮后曾居住儲秀宮后殿,并在此生下同治皇帝。光緒十年慈禧五十大壽時又移居儲秀宮,并將后殿定名為麗景軒。
慈禧太后與儲秀宮的故事
慈禧初進宮時居住在西六宮之一的儲秀宮后殿,并在這里生子載淳,即后來的同治皇帝。直到咸豐十年(1860年)出逃熱河后才離開此宮。后慈禧將此處命名為“麗景軒”。由于慈禧非常喜歡初入宮時居住的地方,在其五十大壽時重又搬回儲秀宮,并在體和殿進膳。
慈禧六十大壽時,移住乾隆皇帝曾住過的樂壽堂西暖閣,現(xiàn)在這里還有她當年的寢床。樂壽堂也是她行使大權(quán)的地方,不僅皇帝、后妃每日到堂前請安,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慈禧還曾在此接見外國使臣。
為何儲秀宮建筑如此精致
在西六宮當中,儲秀宮的建筑裝飾是最考究的一座宮殿。這是因為西太后——慈禧剛進宮被封為蘭貴人時,在這里居住。
后被封為懿嬪,于咸豐六年(1856年)三月,生了載淳(即同治皇帝)。到了光緒十年(1884年),西太后在慶賀她五十歲生日時,又從長春宮移居儲秀宮,接連住了十年。當時,為慶賀西太后五十歲生日,把儲秀宮等處修繕一新,耗費白銀六十三萬兩,使之成為西六宮中最奢華的一座宮殿?,F(xiàn)在儲秀宮內(nèi)外的陳設(shè),就是慶賀西太后五十壽辰時的原狀。
儲秀宮外臺基下東西分設(shè)一對銅龍和一對銅鹿。宮內(nèi)的陳設(shè)富麗堂皇,各種家具的木材多用紫檀、花梨等硬木。陳設(shè)品中有精雕細刻的象牙龍船和鳳船;有祝壽的象牙玲瓏塔和福祿壽三星祝壽圖;有點翠鳳凰和花卉掛屏;有名貴的竹黃多寶格;有花梨木嵌寶石的柜櫥。案上有用翠、玉、寶石連綴起來的花卉盆景。
儲秀宮前殿,懸掛有乾隆皇帝御筆“茂修內(nèi)治”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