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1 01:56:41
懸挑腳手架怎么施工
建筑工程懸挑腳手架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每層一挑,將立桿底部頂在樓板、梁或墻體等建筑部位,向外傾斜固定后,在其上部搭設橫桿、鋪腳手板形成施工層,施工一個層高,待轉入上層后,再重新搭設腳手架,提供上一層施工;另外一種是多層懸挑,將全高的腳手架分成若干段,每段搭設高度不超過20m,利用懸挑梁或懸挑架作腳手架基礎分段懸挑分段搭設腳手架,利用此種方法可以搭設超過50m以上的腳手架,懸挑腳手架外立面須滿設剪刀撐。
懸挑腳手架搭設方法
根據(jù)《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11規(guī)定,懸挑腳手架宜每個型鋼懸挑梁外端設置懸拉鋼絲繩(即一挑一拉)。 若采用間隔設置,建議腳手架搭設施工方案應通過設計及審批確定之。
1、 該規(guī)范第6.10.4 條:每個型鋼懸挑梁外端宜設置鋼絲繩或鋼拉桿與上一層建筑結構斜拉結。
鋼絲繩、鋼拉桿不參與懸挑鋼梁受力計算;鋼絲繩與建筑結構拉結的吊環(huán)應使用HPB235級鋼筋,其直徑不宜小于20mm……… 2、鋼絲繩其直徑不宜小于14mm;鋼絲繩應采用專用的掛鉤、花籃螺栓;采用其他方式時卡頭的卡子時,一般不得少于3個; 3、建筑物銳角利口圍系鋼絲繩應加襯軟墊物。
腳手架的搭設方法
普通懸挑架的搭設方法:懸挑腳手架搭設的工藝流程為:水平懸挑→縱向掃地桿→立桿 →橫向掃地桿→小橫桿→大橫桿(擱柵)→剪刀撐→連墻件→鋪腳手板→扎防護欄桿→扎安全網(wǎng)。定距定位。
根據(jù)構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內(nèi)、外立桿離墻距離,并做好標記;用鋼卷尺拉直,分出立桿位置,并用小竹片點出立桿標記;墊板、底座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墊板必須鋪放平整,不得懸空。
在搭設首層腳手架過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內(nèi)設一道斜支撐,拐角除雙向增設,待該部位腳手架與主體結構的連墻件可靠拉接后方可拆除。當腳手架操作層高出連墻件兩步時,宜先立外排,后立內(nèi)排。其余按一下構造要求搭設。擴展資料:腳手架的鋪設要求:1、腳手架里排立桿與結構層之間均應鋪設木板:板寬為200mm,里外立桿應滿鋪腳手板,無探頭板。
2、滿鋪層腳手片必須垂直墻面橫向鋪設,滿鋪到位,不留空位,不能滿鋪處必須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3、腳手片須用18鉛絲雙股并聯(lián)綁扎,不少于4點,要求綁扎牢固,交接處平整,鋪設時要選用完好無損的腳手片,發(fā)現(xiàn)有破損的要及時更換。
腳手架搭設規(guī)范
外架搭設規(guī)范要求如下:鋼管扣件腳手架搭設中應注意地基平整堅實,設置底座和墊板,并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積水浸泡地基如采用對接扣件方法,則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根據(jù)連墻桿設置情況及荷載大小,常用敞開式雙排腳手架立桿。橫距一般1.05~1.55m,砌筑腳手架步距一般為1.2~1.35m,裝飾或砌筑、裝飾兩用的腳手架一般為1.80m,立桿縱距1.2~2.0m,其允許搭設高度為34~50m。
當為單排設置時,立桿橫距1.2~1.4m,立桿縱距1.5~2.0m,允許搭設高度為24m。
縱向水平桿宜設置在立桿的內(nèi)側,其長度不宜小于3跨,縱向水平桿可采用對接扣件,也可采用搭接。如采用搭接連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并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
腳手架掃地桿的架設方法
懸挑腳手架搭設的工藝流程為:水平懸挑→縱向掃地桿→立桿 →橫向掃地桿→小橫桿→大橫桿(擱柵)→剪刀撐→連墻件→鋪腳手板→扎防護欄桿→扎安全網(wǎng)。砼結構跨度大、荷載大、支架搭設高度高,因模板支架整體失穩(wěn)而倒塌造成人員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事故屢見不鮮,與之相比省幾百元鋼管租費或節(jié)省搭設人工那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憑狹隘的施工經(jīng)驗而漠視建筑技術和科學那更是不可取的。
因此希望各項目部在進行模板支架施工時充分重視掃地桿在模板支架中的作用,必須嚴格按技術規(guī)程操作,以防患于未然。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0666-2011規(guī)定:支模架在進行力學計算時以設置掃地桿的支模架為計算模式,立桿底腳的力學計算按固定鉸計算。而無掃地桿的立桿接地處只有垂直方向的一個自由度受到約束,在水平面內(nèi)只有鋼管與地面的摩擦約束。因各立桿的摩阻力實際上強弱不一并且不足以約束立桿水平位移,所以容易發(fā)生立桿“跑位”,難以形成固定鉸的作用,這樣支架的實際力學狀況就與原來的計算模式不一致了。因此即使原經(jīng)過計算是安全的模板支架,由于立桿底部的位移而變得不安全或嚴重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