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1 21:04:13
工程計量方法
一、基礎挖土
1、挖溝槽:V=(墊層邊長+工作面)×挖土深度×溝槽長度+放坡增量
(1)挖土深度:
①室外設計地坪標高與自然地坪標高在±0.3m以內(nèi),挖土深度從基礎墊層下表面算至室外設計地坪標高;
②室外設計地坪標高與自然地坪標高在±0.3m以外,挖土深度從基礎墊層下表面算至自然設計地坪標高。
(2)溝槽長度:外墻按中心線長度、內(nèi)墻按凈長線計算
(3)放坡增量:溝槽長度×挖土深度×系數(shù)(附表二 P7)
2、挖土方、基坑:V=(墊層邊長+工作面)×(墊層邊長+工作面)×挖土深度+放坡增量
(1)放坡增量:(墊層尺寸+工作面)×邊數(shù)×挖土深度×系數(shù)(附表二 P7)
二、基礎
1、各類混凝土基礎的區(qū)分
(1)滿堂基礎:分為板式滿堂基礎和帶式滿堂基礎,(圖10-25 a、c、d)。
(2)帶形基礎
(3)獨立基礎
1、獨立基礎和條形基礎
(1)獨立基礎:V=a’× b’×厚度+棱臺體積
(2)條形基礎:V=斷面面積×溝槽長度
(1)磚基礎斷面計算
磚基礎多為大放腳形式,大放腳有等高與不等高兩種。等高大放腳是以墻厚為基礎,每挑寬1/4磚,挑出磚厚為2皮磚。不等高大放腳,每挑寬1/4磚,挑出磚厚為1皮與2皮相間(見圖10-18)。
基礎斷面計算如下:(見圖10-19)
磚基斷面面積=標準厚墻基面積+大放腳增加面積或
磚基斷面面積=標準墻厚×(磚基礎深+大放腳折加高度)
混凝土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
一、現(xiàn)澆混凝土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
混凝土工程量除另有規(guī)定者外,均按圖示尺寸實體體積以m3計算。不扣除構件內(nèi)鋼筋、預埋鐵件及墻、板中0.3㎡內(nèi)的孔洞所占體積。
1、基礎
(1)有肋帶形混凝土基礎,其肋高與肋寬之比在4:1以內(nèi)的按有肋帶形基礎計算。超過4:1時,其基礎底按板式基礎計算,以上部分按墻計算。
(2)箱式滿堂基礎應分別按無梁式滿堂基礎、柱、墻、梁、板有關規(guī)定計算,套相應定額項目。
(3)設備基礎除塊體以外,其他類型設備基礎分別按基礎、梁、柱、板、墻等有關規(guī)定計算,套相應的定額項目計算
2、柱
按圖示斷面尺寸乘以柱高以m3計算。柱高按下列規(guī)定確定:
(1)有梁板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或樓板上表面)至上一層樓板上表面之間的高度計算;
(2)無梁板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或樓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間的高度計算;
(3)框架柱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或從樓層的樓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層樓板上表面,無樓層者,從柱基上表面至柱頂;
(4)構造柱按全高計算,與磚墻嵌接部分的體積并入柱身體積內(nèi)計算;
(5)依附柱上的牛腿,并入柱身體積內(nèi)計算。
3、梁
按圖示斷面尺寸乘以梁長以m3計算,梁長按下列規(guī)定確定:
(1)梁與柱連接時,梁長算至柱側面;
(2)主梁與次梁連接時,次梁長算至主梁側面;
(3)梁與混凝土墻連接時,梁長算至混凝土墻的側面。伸入墻內(nèi)梁頭,梁墊體積并入梁體積內(nèi)計算。
4、板
按圖示面積乘以板厚以m3計算,其中:
(1)有梁板包括主、次梁與板,主梁與板體積之和計算;
(2)無梁板按板和柱帽體積之和計算;
(3)平板按板實體體積計算;
(4)現(xiàn)澆挑檐天溝與板(包括屋面板、樓板)連接時,以外墻為分界線,與圈梁(包括其他梁)連接時,以梁外邊線為分界線。外墻邊線以外或梁外邊線以外為挑檐天溝;
(5)各類板伸入墻內(nèi)的板頭并入板體積內(nèi)計算;
(6)預制板補現(xiàn)澆板縫時(現(xiàn)澆板帶),按平板計算。
5、墻
按圖示中心線長度乘以墻高及厚度以m3計算,應扣除門窗洞口及0.3 m3以外孔洞的體積,墻垛及突出部分并入墻體積內(nèi)計算。
6、其它
1、整體樓梯包括樓梯踏步、休息平臺、平臺梁、斜梁及樓梯的連接梁,按水平投影面積計算,不扣除寬度小于500mm的樓梯井,伸入墻內(nèi)部分不另增加。
砌筑工程
一、磚基礎
1、磚基礎與磚墻身(柱身)的劃分
(1)磚基礎與磚墻(柱)身使用同一種材料時,以設計室內(nèi)地坪標高(±0.00)為界;界線以下為磚基礎,以上為墻(柱)身。
(2)基礎與墻身使用不同材料時,兩種材料分界線位于設計室內(nèi)地坪±300mm以內(nèi)時,以不同材料分界線為界,界線以下為磚基礎,以上為墻身。若材料分界線超過室內(nèi)地坪±300mm時,以設計室內(nèi)地坪為分界線;界線以下為磚基礎,以上為墻身。
(3)磚、石圍墻,以設計室外地坪為界,界線以下為圍墻基礎,以上為圍墻。
2、磚基礎工程量計算
按施工圖示尺寸以m3計算,應扣除嵌入基礎的鋼筋混凝土柱和柱基(包括構造柱和構造柱基)、鋼筋混凝土梁(包括地圈梁和地梁)及單個面積在0.3m2以上孔洞所占的體積?;A大放腳T形接頭處的重疊部分以及嵌入基礎的鋼筋、鐵件、管道、基礎防潮層及單個面積在0.3m2以內(nèi)孔洞所占體積不予扣除,但靠墻暖氣溝的挑檐亦不增加。附墻垛基礎寬出部分體積應并入基礎工程量內(nèi)。
(1)等高式放腳磚基礎計算公式:
V基=(基礎墻厚×基礎墻高+放腳增加面積)×基礎長
例: [bh+0.126×0.0625n(n+1)]L
(2)不等高式放腳磚基礎計算公式:
V基={bh+0.126×0.0625 [n(n+1)-∑半層放腳層數(shù)值]}×L
式中:b——基礎墻厚
H——基礎墻高
半層放腳層數(shù)值——半層放腳(0.063m高)所在放腳層的值
L——基礎長度,外墻墻基按外墻中心線長度計算;內(nèi)墻墻基按內(nèi)墻基凈長計算
n——放腳層數(shù)
(3)有放腳磚柱基礎計算公式:
V磚基=abh+n(n+1)[0.007875(a+b)+0.000328125(2n+1)]
式中:a——柱斷面長;b——柱斷面寬;h——柱基高;n——放腳層數(shù)墻體工程量
V=(墻長×墻高-嵌入墻身門窗空洞總面積)× 墻厚-嵌入墻內(nèi)構件總體積
式中:墻長 —— 外墻長度按外墻中心線長度計算,內(nèi)墻長度按內(nèi)墻凈長線計算。
墻厚 —— 以標準磚240mm ×115mm ×53mm為準
墻高 ——
(1)外墻墻身高度:斜(坡)屋面無檐口頂棚者算至屋面板底;有屋架,且室內(nèi)外均有頂棚者,其高度算至屋架下弦底面另加200mm;有屋架無天棚者,其高度算至屋架下弦底面另加300mm,出檐口寬度超過600mm時,應按實砌高度計算;平屋面算至鋼筋混凝土板底。
(2)內(nèi)墻墻身高度:內(nèi)墻位于屋架下弦者,其高度算至屋架底;無屋架者算至頂棚底另加100mm;有鋼筋混凝土樓板隔層者算至板底;有框架梁時算至梁底面。
(3)內(nèi)、外山墻墻身高度:按山墻處平均高度計算
(4)女兒墻高度,自外墻頂面至圖示女兒墻頂面高度,不同墻厚分別并入外墻計算。一、建筑工程
序號 定額編號 項目名稱 單位 計算式
1 建筑面積 m2 S=外墻外皮間距的積
2 18-9 工程水電費 m2 同建筑面積
3 16-3 大型垂直運輸機械使用費 m2 同建筑面積
4 15-1 腳手架 100m2 建筑面積/100
二、基礎工程
序號 定額編號 項目名稱 單位 計算式
1 1-1 場地平整 m2 首層建筑面積×1.4
2 1-3 挖土方
基坑 m3 V=(墊層長+工作面)×(墊層寬+工作面)×挖土深度+放坡增量
放坡增量=(墊層尺寸+工作面)×邊數(shù)×挖土深度×系數(shù)
3 1-4 挖溝槽 m3 V=(墊層寬+工作面)×挖土深度×溝槽長度+放坡增量
4 1-14 房心回填土 m3 外墻內(nèi)皮間距的積×(室外設計地坪-墊層厚度)
三、混凝土工程
序號 定額編號 項目名稱 單位 計算式
1 混凝土墊層 m3 V=a×b×墊層厚度
2 獨立(條形)基礎 m3 獨立基礎:V=a’× b’×厚度+棱臺體積
條形基礎:V=斷面面積×溝槽長度
3 6-17 框架柱 m3 V=柱的截面面積×柱高
4 現(xiàn)澆板 m3 V=板長×板寬×板厚
5 框架梁 m3 V=梁長×梁寬×梁厚
6 過梁 m3 V=梁寬×梁高×(門窗框外圍寬+伸入墻內(nèi)長)
四、模板工程(所有混凝土構件都有模板)
序號 定額編號 項目名稱 單位 計算式
1 7-41 板的模板 m2 板面積之和
2 7-52 模板超高費 m2 超高的面積×超高的高度(不足1m按1m算)
3 墊層模板 m2 墊層寬×墊層厚×邊數(shù)
4 獨立基礎模板 m2 基礎寬×基礎厚×邊數(shù)
5 柱的模板 m2 柱的截面周長×柱高×邊數(shù)
6 梁的模板 m2 (梁長-兩邊搭接墻厚)×梁高×邊數(shù)
7 構造柱模板 m2 馬牙槎寬×墻高
五、樓地面工程
序號 定額編號 項目名稱 單位 計算式
1 混凝土墊層 m3 V=屋面面積之和×墊層厚度
2 1-14 水泥砂漿找平層 m2 S=屋面面積之和
3 1-52 地磚面層 m2
4 1-171 地磚踢腳 m 屋內(nèi)墻周長-門寬+柱跺側面+門框內(nèi)側
六、屋面工程
序號 定額編號 項目名稱 單位 計算式
1 12-35 屋面面層 m2 外墻內(nèi)皮面積+女兒墻立面卷起高度×外墻內(nèi)皮周長
2 13-83
13-84 防水層 m2 同上
3 13-1
13-3 找平層 m2 同上
4 12-9 保溫層 m3 V=外墻內(nèi)皮面積×保溫層厚度
5 12-19 找坡層 m3 V=外墻內(nèi)皮面積×找坡層厚度
七、裝飾工程
序號 定額編號 項目名稱 單位 計算式
1 樓地面 m2 S=外墻內(nèi)皮面積
2 1-1 灰土墊層 m3 外墻內(nèi)皮面積×墊層厚度
3 混凝土墊層 m3 外墻內(nèi)皮面積×墊層厚度
4 面層 m2 外墻內(nèi)皮面積+門側面積-柱垛面積
5 踢腳 m C=外墻內(nèi)皮之和-門寬+柱垛側面+門側長
6 1-212 散水 m2 [(外墻外皮長、寬+散水寬)×2-臺階寬] ×散水寬
(一)不應計算建筑面積的范圍
1、建筑物通道(騎樓、過街樓的底層)。
2、建筑物內(nèi)的設備管道夾層。
3、建筑物內(nèi)分隔的單層房間,舞臺及后臺懸掛幕布、布景的天橋、挑臺等。
4、層頂水箱、花架、涼棚、露天游泳池。
5、建筑物內(nèi)的工作平臺、上料平臺、安裝箱和罐體的平臺。
6、突出墻外的勒腳、附墻柱、垛、臺階、墻面抹灰、裝飾面、鑲貼塊料面層、裝飾性幕墻、空調(diào)機外機擱板(箱)、飄窗、構件、配件、寬度在2.1m及以內(nèi)的雨篷以及與建筑物內(nèi)不相連通的裝飾性陽臺、挑廊。
7、無永久性頂蓋的架空走廊、室外樓梯和用于檢修、消防等的室外鋼樓梯、爬梯。
8、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
9、獨立煙囪、煙道、地溝、油(水)罐、氣柜、水塔、貯油(水)池、貯倉、棧橋、地下人防通道、地鐵隧道。
(二)應該計算建筑面積的范圍
1、單層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應按其外墻勒腳以上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單層建筑物高度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高度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 高度指室內(nèi)地面標高至屋面板板面結構標高之間的垂直距離。遇有以屋面板找坡的平屋頂單層建筑物,其高度指室內(nèi)地面標高至屋面板最低處板面結構標高之間的垂直距離。
利用坡屋頂內(nèi)空間時凈高超過2.1m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凈高在1.2m~2.1m的部位應計算1/2面積,凈高不足1.2m的部位不應計算面積。
2、單層建筑物內(nèi)設有局部樓層者,局部樓層的二層及以上樓層,有圍護結構的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
無圍護結構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計算。
3、多層建筑物首層應按其外墻勒腳以上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二層
4、多層建筑坡屋頂內(nèi)和場館看臺下,當設計加以利用時凈高超過2.1m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凈高在1.2m-2.1m的部位應計算1/2面積,當設計不利用或室內(nèi)凈高不足1.2m時不應計算面積。
5、地下室、半地下室(車間、商店、車站、車庫、倉庫等),包括相應的有永久性頂蓋的出入口,應按其外墻上口(不包括采光井、外墻防潮層及其保護墻)外邊線所圍水平面積計算。
6、坡地的建筑物吊腳架空層、深基礎架空層,設計加以利用并有圍護結構的,層高在2.2m及以上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的部位應計算1/2面積。設計加以利用、無圍護結構的建筑吊腳架空層,應按其利用部位水平面積的1/2計算;設計不利用的深基礎架空層、坡地吊腳架空層,多層建筑坡屋頂內(nèi)、場館看臺下的空間不應計算面積。
7、建筑物的門廳、大廳按一層計算建筑面積。門廳、大廳內(nèi)設有回廊時,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
8、建筑物間有圍護結構的架空走廊,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有永久性頂蓋無圍護結構的應按其結構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的1/2計算。
9、立體書庫、立體倉庫、立體車庫,無結構層的應按一層計算,有結構層的應按其結構層面積分別計算。
10、有圍護結構的舞臺燈光控制室,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
11、建筑物外有圍護結構的落地櫥窗、門斗、挑廊、走廊、檐廊,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有永久性頂蓋無圍護結構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的1/2計算。
12、有永久性頂蓋無圍護結構的場館看臺應按其頂蓋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
13、建筑物頂部有圍護結構的樓梯間、水箱間、電梯機房等,層高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如建筑物屋頂?shù)臉翘蓍g為坡屋頂,應按坡屋頂?shù)南嚓P規(guī)定計算面積。
14、設有圍護結構不垂直于水平面而超過底板外沿的建筑物(指有向建筑物外傾斜的墻體),應按其底板面的外圍水平面積計算。
15、建筑物內(nèi)的室內(nèi)樓梯間、電梯井、觀光電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風排氣豎井、煙道、附墻煙囪應按建筑物的自然層計算。躍層建筑內(nèi)共用的室內(nèi)樓梯應按自然層計算面積;上下兩錯層戶室共用的室內(nèi)
16、雨篷結構的外邊線至外墻結構外邊線的寬度超過2.1m,應按雨篷結
(8)欄桿按凈長度以延長米計算。伸入墻內(nèi)的長度已綜合在定額內(nèi)。欄板以立方米計算,伸入墻內(nèi)的欄板,合并計算。
(9)預制板補現(xiàn)澆板縫時,板縫寬度超過20cm者按平板計算。
(四)鋼筋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
鋼筋工程應區(qū)別現(xiàn)澆、預制構件、不同鋼種和規(guī)格,分別按設計長度乘以單位重量,以噸計算匯總。
(1)普通鋼筋。鋼筋長度=構件長度-端部保護層厚度+增加長度
縱向受力的普通鋼筋和預應力鋼筋,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鋼筋的公稱直徑,且應符合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增加長度指彎鉤、彎起、搭接和錨固等增加的長度,按下列規(guī)則計算:
①HPB235級(I級)鋼筋半圓彎鉤增加長度為6.25d。
②彎起鋼筋增加長度的計算,在彎起角度為30°時,增加長度(彎起斜長與水平長之差)為0.268h(h為構件高度減去保護層厚度);彎起角度為450°時,增加長度為0.414h;彎起角度為60°時,增加長度為0.577h。
③鋼筋搭接增加長度,設計已規(guī)定鋼筋搭接長度的,按規(guī)定搭接長度計算;設計未規(guī)定搭接長度的,已包括在鋼筋的損耗率之內(nèi),不另計算搭接長度。鋼筋電渣壓力焊接、套筒擠壓等接頭,以個計算。
④鋼筋錨固增加長度,每個錨固點錨固長度與鋼筋的搭接長度相同,但對I級鋼筋,每個錨固長度還需增加一個半圓彎鉤增加長度。
(2)箍筋。每一構件箍筋總長度=每根箍筋長度×箍筋根數(shù)
每根箍筋長度:直徑10mm以下的,按混凝土構件外圍周長計算;直徑在10mm以上時,按混凝土構件外圍周長再加25mm計算。
(3)預應力鋼筋。先張法預應力鋼筋,按構件外形尺寸計算長度,后張法預應力鋼筋按設計圖紙規(guī)定的預應力鋼筋預留孔道長度,并區(qū)別不同的錨具類型,分別按有關規(guī)定計算。
注:基礎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40mm;當無墊層時不應小于70mm(注意已知條件設定)。
(五)預制構件混凝土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
預制混凝土工程量均按圖示尺寸實體體積以立方米計算,不扣除構件內(nèi)鋼筋、鐵件及小于300mm×300mm以內(nèi)孔洞面積。
預制鋼筋混凝土框架柱現(xiàn)澆接頭(包括梁接頭)按設計規(guī)定斷面和長度以立方米計算。預制樁按樁全長(包括樁尖)乘以樁斷面(空心樁應扣除孔洞體積)以立方米計算。
(六)樓地面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
(1)地面墊層工程量計算。地面墊層工程量,按室內(nèi)主墻間凈面積乘以設計墊層厚度以立方米計算,應扣除凸出地面的構筑物、設備基礎、室內(nèi)鐵道、地溝等所占體積,不扣除柱、垛、間壁墻、附墻煙囪及面積在0.3m2以內(nèi)孔洞所占的體積。
(2)樓地面面層、找平層工程量計算。
①整體面層、找平層的工程量,均按主墻間凈面積以平方米計算,應扣除凸出地面構筑物、設備基礎、室內(nèi)管道、地溝等所占面積,不扣除柱、垛、間壁墻、附墻煙囪以及面積在0.3m2以內(nèi)的孔洞所占面積,但門洞、空圈、暖氣包槽、壁龕的開口部分亦不增加。
②塊料面層工程量,按圖示尺寸的實鋪面積以平方米計算。門洞、空圈、暖氣包槽和壁龕等開口部分的工程量,并入相應的面層工程量內(nèi)計算。
③樓梯面層工程量(包括踏步、平臺及小于500mm寬樓梯井),按水平投影面積計算。樓梯與走廊連接的,以樓梯踏步梁或平臺梁外緣為界,線內(nèi)為樓梯面積,線外為走廊面積。
④臺階面層工程量(包括踏步及最上一層踏步沿300mm)按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3)其他分項工程的工程量計算。
①踢腳板工程量按延長米計算,洞口、空圈長度不予扣除,洞口、空圈、垛、附墻煙囪等側壁長度亦不增加。
②散水、防滑坡道的工程量,按圖示尺寸以平方米計算。
③欄桿、扶手包括彎頭的工程量,按長度以延長米計算。
④樓梯踏步的防滑條工程量,按踏步兩端距離減300mm以延長米計算。
(七)裝飾裝修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
(1)內(nèi)墻面抹灰工程量計算。
內(nèi)墻面抹灰工程量,等于內(nèi)墻面長度乘以內(nèi)墻面的抹灰高度以平方米計算。扣除門窗洞口和空圈所占的面積,不扣除踢腳板、掛鏡線、0.3m2以內(nèi)的孔洞和墻與構件交接處的面積,洞口側壁和頂面亦不增加。墻垛和附墻煙囪側壁面積與內(nèi)墻抹灰工程量合并計算。
內(nèi)墻面抹灰的長度,以主墻間的圖示凈長尺寸計算。內(nèi)墻面抹灰高
按墻裙頂至天棚底面之間的距離計算。板條天棚的內(nèi)墻抹灰,其高度按室內(nèi)地面或樓面至天棚底面另加100mm計算。
(2)外墻面抹灰工程量計算。
①外墻面抹灰工程量按外墻面的垂直投影面積以平方米計算。應扣除門窗洞口、外墻裙和大于0.3m2孔洞所占面積,洞口側壁面積不另增加。附墻垛、梁、柱側面抹灰面積并入外墻面抹灰工程量內(nèi)計算。
外墻面高度均由室外地坪算起,向上算至:平屋頂有挑檐(天溝)的,算至挑檐(天溝)底面;平屋頂無挑檐天溝、帶女兒墻的,算至女兒墻壓頂?shù)锥黄挛蓓攷ч芸谔炫锏?,算至檐口天棚底面;坡屋頂帶挑檐無檐口天棚的,算至屋面板底??绯鲩苷撸阒撂糸苌媳砻?。
②外墻裙抹灰面積按其長度乘高度計算,扣除門窗洞口和大于0.3m2孔洞所占的面積,門窗洞口及孔洞的側壁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