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2 05:49:23
“屋子三間竹半遮”出自宋代鄭昂的《林處士幽居》。
“屋子三間竹半遮”全詩
《林處士幽居》
宋代 鄭昂
山籬短短徑斜斜,屋子三間竹半遮。
歲饉無僧供菜把,天寒有鶴守梅花。
武陵流水非秦世,姑孰青山落謝家。
共約春晴草芽動,杖藜攜酒踏晴沙。
《林處士幽居》鄭昂 翻譯、賞析和詩意
《林處士幽居》是宋代詩人鄭昂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林籬短短徑斜斜,
屋子三間竹半遮。
歲饉無僧供菜把,
天寒有鶴守梅花。
武陵流水非秦世,
姑孰青山落謝家。
共約春晴草芽動,
杖藜攜酒踏晴沙。
譯文:
籬笆矮矮,小徑蜿蜒。
三間竹屋,半被遮蓋。
歲時困乏,無僧提供食物,
寒天中有鶴守護梅花。
武陵的流水不同于秦朝的景色,
姑孰的青山落到了謝家。
共同約定在春天晴朗的時候,
青草萌動,手拄著拐杖,攜帶酒瓶踏著晴朗的沙灘。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名叫林處士的隱士的幽居生活。詩中的林處士居住在山中,周圍的籬笆矮小,小徑蜿蜒曲折。他的住所是三間竹屋,被竹子遮擋了一部分。在歲時困乏的時候,沒有僧人供應食物,但在寒冷的天氣里,卻有一只鶴守護著林處士的梅花。
詩人通過描述林處士的居住環(huán)境,展示了他與世隔絕的生活狀態(tài)。他選擇了這樣一個寧靜的地方,遠離塵囂和繁忙的世界。他面對歲時的困苦,沒有僧人供養(yǎng),但他依然能夠在寒冷的天氣里欣賞到美麗的梅花,這表達了他對自然的深厚感悟和對生活的豁達態(tài)度。
賞析:
《林處士幽居》描繪了一個隱居山林的士人的生活情景,展現(xiàn)了他的淡泊寧靜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中使用了簡練的語言,通過描繪林處士的居住環(huán)境和隱居生活的細節(jié),給人一種寧靜、清幽的感覺。
詩中的山籬、竹屋、梅花等形象,都體現(xiàn)了自然與人的和諧共處。詩人通過對林處士幽居生活的描繪,表達了對繁華世界的拒絕和對自然的贊美。林處士選擇了遠離喧囂的生活,與自然為伴,享受寧靜的時光。
整首詩以春天晴朗的時刻為結束,詩人約定與林處士一同欣賞春天的到來,感受大自然的生機勃勃。這表達了詩人對友誼和自然的向往,也傳遞了一種追求寧靜、遠離塵囂的生活態(tài)度。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隱士林處士的幽居生活,表達了對寧靜、自然和遠離喧囂的向往。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詩人展示了林處士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以及他在清寂中感受到的生活樂趣。這首詩詞通過贊美自然和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傳達了一種追求內心寧靜和與自然共融的生活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