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1 22:14:42
通過對試點住宅的實測及使用情況分析,對外墻的熱工設計,應以圍護結構內表面衰減倍數 u≤1.3為控制指標。北方鄉(xiāng)村民居外墻應放棄使用單一材料,轉而采用內保溫節(jié)能復合墻體。外圍護結構的構造設計,應以簡單、易施工、耐久、造價低及符合建筑物節(jié)能保溫原理為前提。對外墻的構造形式,尚需說明如下:
1、采用松散保溫材料時,應做防潮處理(如采用塑料袋密封包裝),可不設聚濕層。
2、采用吸濕性高的保溫材料時,應設聚濕層。因為室內水蒸氣分壓力遠大于室外,所以室內水蒸氣傳 向室外過程中必將在承重層內表面冷凝 ,致使保溫材料外表面濕度增大。在保溫材料兩側形成由外向內的水密度梯度,從而使全部保溫材料受潮。
3、對吸濕性不高的保溫材料 ,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亦可不設聚濕層。高壓噴涂聚苯乙烯所形成的保溫層的效果是理想的。
北方傳統鄉(xiāng)土民居要得到良好的提高和發(fā)展,實現我國住宅的戰(zhàn)略 目標——節(jié)能,只有從理論和實踐上對其平面設計、節(jié)能措施、室內熱舒適度、建筑材料等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以先進的科學技術去指導建筑設計,才能使傳統的民居向更健康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