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1 16:10:59
奶奶姥姥只身一人到兒女家看孫子外孫,讓丈夫一人在家的,大有人在。為什么呢?
爺爺姥爺不是被扔在家,而是不心急去奶奶姥姥作為母親,對孩子的愛不因年齡而改變。所以,自己孩子需要幫助時,大多是義不容辭的沖過去了。但爺爺姥爺不一樣,想想現(xiàn)在的爸爸們,自己帶娃都只是個副業(yè),甚至神話,更別說孩子的孩子了。
換句話說說,奶奶姥姥更愿意去帶孩子,而爺爺姥爺則是陪著玩可以,背井離鄉(xiāng)久居在外則很難堅(jiān)持。
很多夫妻到老了,都習(xí)慣于獨(dú)處生活題主說的被扔在家分居,感覺是爸爸外出工作,媽媽在家的體會會更多。對于老人,其實(shí)孩子大了,工作也不做了之后,會更傾向于自己干什么。
回想一下,有多少老兩口是一起買菜,共同出游,抱有相同的愛好的?別說生活,就連晚上睡覺。人老了之后,都會因?yàn)樗邌栴}分床、甚至是分房。
這并非 情感 問題,到高端一點(diǎn)的養(yǎng)老社區(qū)看一看,就能發(fā)現(xiàn),即便是夫妻的房間,大床也很少見。
落葉歸根,老人在戀家和追尋孩子中搖擺有些老人,來照顧孩子,也是心系家中的。特別是現(xiàn)在老人的父母還都在世,家里的親戚和事務(wù),也需要照顧。而到了孩子這里,因?yàn)橐恍┯^念的不同步,總有拘謹(jǐn)或者不和諧。所以,老兩口都來,特別是同居一個屋檐的,真的不多。
爺爺姥爺沒退休,只能分居不少網(wǎng)友留言,說這也是一個原因。確實(shí)如此,孩子結(jié)婚生孩子早的。老兩口不得不分來,兩地跑。這也是很辛苦的。
中國老年的生活狀態(tài),正常么?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①中國夫妻老來相伴的含義
我們看看國外,白發(fā)蒼蒼共同住在養(yǎng)老機(jī)構(gòu)的夫妻,牽手散步、共同 游戲 、聊天,甚至每天給予愛你的問候和Kiss的,都不在少數(shù)。
有時候,似乎給孩子帶孩子,和老伴拉開點(diǎn)距離,會讓彼此的 情感 親近一點(diǎn)。
②中國父母老來被牽絆的現(xiàn)狀
當(dāng)然,也有一部分需要相依的,為了孩子,確實(shí)需要分開。這是中國國情和文化的雙作用形成的。
我們的父母一生辛辛苦苦,老了很多人也因?yàn)樾南底优仍驘o法過自己的自由幸福生活。作為孩子,要多一分關(guān)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多一份感恩。
本人就是那個被‘’扔‘’在家里的人!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要正確對待。我相信絕大多數(shù)像我這樣的爺爺姥爺們是心甘情愿的!
首先,這是自己的責(zé)任和義務(wù)?!蓱z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誰不盼著自己的兒女們好,供應(yīng)兒女們上個好大學(xué)找份體面穩(wěn)定的工作,然后幫助他(她)們買房結(jié)婚,這是第一步。榮升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后,照看孫輩那就更是責(zé)無旁貸了!現(xiàn)在工作生活在城市里的年輕人更不容易,不比我們這些上世紀(jì)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那時候我們初為人父母時,還有單位的哺育室托兒所幫著帶孩子無后顧之憂,現(xiàn)在根本沒有這個條件。幫兒女帶寶寶那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了!
其次,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大都還有孝順照顧我們自己父母的義務(wù),本身還不到退休年齡,還要掙錢養(yǎng)家。那能都拋下自己老家的這一大攤子事兒,去照顧兒女們的小家呢?
還有一點(diǎn),老話說的好,‘’父母家永遠(yuǎn)都是兒女的家,兒女家永遠(yuǎn)都不是父母的家‘’。明智的父母,有誰愿意跟兒女住在一起?!派個代表就行了。
守好自己的老窩,當(dāng)好老伴的后盾,再堅(jiān)持兩三年,靜等老伴從兒女家‘’光榮退休‘’,老倆一起相伴到老,安享晚年,就挺知足了!
有多少姥姥奶奶去看孩子,把姥爺爺爺放在家里,你怎么看?
我只能說 我沒法看!不是沒看法哦!
有的姥爺,爺爺甘心情愿在家里我住這個小區(qū)年輕人很多。我第一次來小區(qū)是夏天,一進(jìn)小區(qū)大門,首先影入我眼簾的是一大片孩子的小車,聽說有一百多個。99%的是姥姥奶奶在看。90%的老人過著 牛郎織女 的生活。有這么幾種情況:
一,兩個子女在兩地,同時生孩子,兩個老人,一家一個看孩子。
兩個兒子,青島一個,德州一個,同時生孩子,都需要人看孩子,只能分開,一家一個老人看孩子,不是整好嗎?
二,老家有地有老人走不開。
這些老人95%以上都生活在農(nóng)村,有幾畝地,還有一個80多歲的老娘需要照顧。只能留下種地看老人。
三,對城市生活不習(xí)慣,甘心留在家里。
有的老人(姥姥爺爺)不習(xí)慣城市生活,一個人多半輩子離開自己生活的地方他非常不習(xí)慣。
1.生活不習(xí)慣。農(nóng)村大院子,什么菜都種,吃什么就去摘什么,割什么,多方便啊,還放心。
2.語言不通。這些老人真的是來之五湖四海,不會說普通話,方言很嚴(yán)重!互相語言不通,很別扭。
3.現(xiàn)在生活節(jié)奏太快,人情薄涼,住高樓大廈,一個樓道的鄰居見面不說話,對門住著什么人姓什名誰也不知道!老人感覺像坐監(jiān)獄,沒有幸福感。
兒女太自私,或者是為了方便省錢,就把老兩口分開家庭情況不一樣,有的兒女掙錢很多;有的打工掙錢不少,為了孩子,也不愿意顧保姆。必竟顧保姆需要4000左右,也沒有姥姥奶奶看著放心!
掙錢少的就不用說了,顧保姆需要一個人的工資。老人看孩子洗衣服,打掃衛(wèi)生多好啊!
還有的媳婦喜歡姥姥奶奶,不喜歡公公,嫌棄他拉蹋,不會干活就不讓他來城市。
怎么辦呢?
我看有的家庭,兒女很孝順,給老爸在城市找個臨時工,一個月掙2000元左右,既解決了老人養(yǎng)老的問題,也解決了父母分居兩地過牛郎織女生活的難處。
兒女成家立業(yè),自己勤快點(diǎn),媽媽婆婆不能跟你們一輩子,早起做早飯,晚上吃晚點(diǎn)。沒錢顧保姆就少生或者不生吧!不要拆散老人,讓他們過牛郎織女生活, 你們不懂年輕夫妻老來伴啊?
我認(rèn)識一個兄弟,他告訴我女兒一年掙幾千萬,給他買房買車;給他顧著保姆洗衣服打掃衛(wèi)生。
錢包鼓了多好??!錢不是萬能的,需要時沒有錢還真不行!只能讓父母過牛郎織女生活。
幾年了,我觀察著,有錢人,生活寬裕的人家,大多是夫妻雙方都是公務(wù)員;或者大學(xué)畢業(yè)后,用自己的知識做生意的。話再說回來,要想讓父母過上 幸福生活,還是要讀書,還是要上學(xué),讀書改變命運(yùn),不改變命運(yùn)最少也會有很多選擇的機(jī)會!否則你自己也要過牛郎織女生活!
結(jié)束語:因?yàn)閮号淖运?。因?yàn)閮号臒o能,自己的孩子沒有辦法養(yǎng)育,只能讓父母過牛郎織女生活。兒女不要太自私,理解一下年輕夫妻老來伴吧
我是語文萍,一個愛說實(shí)話的老人。
這話題有點(diǎn)沉重!姥姥奶奶看孫子無可厚非,只是扔下另一半不能照顧,心里著實(shí)放心不下。
外孫的出生,給兩個家庭帶來了非常的喜歡,喜歡過后,孩子誰來帶,自然奶奶首當(dāng)其沖,姥姥插空補(bǔ)空。
孩子父母忙于工作,自然沒太多時間照顧孩子,要說辭掉工作在家?guī)Ш⒆?,是根本就沒有可能。
所以這當(dāng)姥姥的補(bǔ)空,也很為難。因?yàn)楹⒆永褷敾剂税┌Y,沒人照顧。這邊孩子又不能不管,實(shí)在無奈啊無奈!
等到孩子長到兩歲,孩子的姥爺已經(jīng)病入膏肓!無藥可救。
孩子的姥姥顧了這頭顧不了那頭,難呀,難于上青天!
無奈把孩子送入幼兒園,這才放下一頭,然后再去顧另一頭。
時間過去一年多了,孩子逐漸長大,可惜孩子的姥爺已入黃泉!
毎每想到這些,心中非常愧疚,愧對老伴兒,愧疚萬分,心里的苦,無人能訴。
現(xiàn)在落單的姥姥,面對空落落的房子,孤單凄苦…
見過很多這樣的例子,奶奶去看孩子,把爺爺扔家里,有的爺爺還不太會做飯,家務(wù)也不擅長,所以留守的爺爺造的很邋遢,吃不好,穿不好的,看起來有點(diǎn)心疼。但是孩子小,又不能沒人幫忙照顧,讓爺爺也去吧,家里還有一攤子事。所以,只能說老人們?yōu)榱撕⒆痈冻龅奶嗔?,有些人還不念老人的好,挑這挑哪的,真是太傷老人的心了!
姥姥、奶奶只身一人去幫助兒女照看孩子的情況,在現(xiàn)實(shí)生活中很多。畢竟年輕人生完孩子、休完產(chǎn)假,都要回到職場上班,孩子得有專人照看。
可為什么大多都是姥姥、奶奶一個人去看孩子? 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姥爺、爺爺們大都不愿意離開自己熟悉的地方
老人們在老家生活了一輩子,農(nóng)村院子大,街坊鄰居關(guān)系好,吃完飯出門轉(zhuǎn),都是熟悉的街坊鄰里,拉拉家常,也算是解悶了。
可一旦為了照顧孫子,到了城市,小區(qū)里的人誰不認(rèn)識誰,平時除了帶在家里看娃,一出門連個拉家常的人都沒有。
二、不能接受城市生活的種種約束
姥爺、爺爺們在農(nóng)村自由自在慣了,一旦到了城里兒女家,總感覺約束。
在老家自己呆著,想在哪抽煙就在哪抽,想吐痰就隨地吐,想吃啥就做啥,想睡到幾點(diǎn)就睡到幾點(diǎn),總之,自由自在,可一旦住在兒女家,抽煙要到樓道去抽,因?yàn)榧依镉行『?,早上要早起給兒女和孫子做早飯,因?yàn)閮号习唷?/p>
種種的約束,讓姥爺、爺爺,一個人寧愿守在老家,也不愿去兒女家?guī)兔Ш⒆印?/p>
三、傳統(tǒng)觀念里帶孩子都是女人的事
我們的傳統(tǒng)觀念普遍認(rèn)為帶孩子是女人的事。畢竟女人做飯、做家務(wù)、帶孩子更有經(jīng)驗(yàn)。所以,一旦兒女有了孩子需要老人幫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姥姥、奶奶。
總之,生活中總有一些讓我們兩難的事,老人們?yōu)榱藥妥优畮Ш⒆雍屠习榉珠_,也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就像我家,我媽把我爸一個人放在家里去幫我弟看孩子,我婆婆把我公公一個人放家里,來到城里幫我?guī)Ш⒆印?/p>
作為兒女,我非常希望兩位老人能一起來,都在我跟前我也能照看兩位老人,畢竟老人年齡大了,獨(dú)自一人在家我們也不放心。
可是,爸爸、公公都不愿意離開老家,作為晚輩,我們也只能尊重他們的選擇。
這樣的事情真的有。
我有一個鄰居,奶奶過來看孫子6年了,老伴在老家膠東照顧90多歲的父親,老倆口長期分居,只有節(jié)假日孩子們休息的時候,才能回老家團(tuán)聚。
盼著孫子6歲快熬出頭了,去年兒媳婦生了二胎,又要重新開始,最少還要過5、6年的分居生活。
奶奶為了兒女,爺爺為了家里的老父親,老倆口就這么長期過著分居的生活。
現(xiàn)在60來歲的老人,正應(yīng)該是相互為伴,相互照顧的時候,卻因?yàn)樯弦疹櫢改?,下要幫助兒女,各自過著孤單的生活,太不容易了。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很有我是南方人,老家四川,工作單位貴州,居昆明。親家湖南衡陽。兒子家在北京,我們每年來來往往南北奔波高鐵票機(jī)票不知要花多少。
十年前我老伴患病去世,兒子婚禮取消。親家母老伴去世24年,獨(dú)自養(yǎng)四個小孩,可想而知一個女人是多么能干辛苦。
我們這樣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家庭能夠?qū)ψ优卸啻髱椭??究竟為子女分?dān)多少養(yǎng)孩的時間呢?
不管是在南方還是在北方,不管是在昆明還是在北京,我看見大都是一個老人帶著一個小孩兒。有的七八十歲了,帶著一個嬰兒車推來推去,有的七八十歲了,帶著一個四五歲的小孩兒在前面騎車,老人在后面追邊追邊喊,累的氣喘八喘也跟不上……
不管是在南方還是在北方,有條件的子女就把父母親都接過來,一個人做飯,一個人帶小孩子;有的是奶奶姥姥輪流帶,;有的是姥爺爺爺輪流帶;有的是奶奶姥爺分開輪流帶;有的是姥姥爺爺分開時間輪流帶;有的是奶奶,姥姥爺爺姥爺在旁邊照看,請阿姨帶……各種形式,各種方法,各種狀況都有。
在昆明,我碰到一個山東過來的他們是爺爺奶奶都過來幫著帶也見到一個從遼寧過來的是爺爺過來幫著帶也碰到一個黑龍江的,也是奶奶過來幫著帶。在北京xxx院里,那你帶小孩兒才多,老人才多,全國各地的老人說各種方言的老人都有有五六十歲的六七十歲的也有80歲的老人都有那里的條件很好,小孩兒跑來跑去,嘻嘻哈哈,大點(diǎn)的就上幼兒園有很多老人從南方來的,不適合北方的生活,但是也只好將就。很多都是爺爺奶奶一起來,姥姥姥爺一起來,有的是爺爺來奶奶不來,有的是奶奶來,爺爺不來;有的是姥姥來,姥爺不來;有的是姥爺來,姥姥不來。有帶是帶工資來,有的是不帶工資來。我就是有點(diǎn)退休金也存起來,讓兒子和兒媳自愿給我拿。我主要是打短工,如果阿姨不在的時候我就去。親家母,那種情況只是在兒媳在月子里的時候才過來。要知道親家母可是四個小孩子都同時生小孩,你說有多忙?
我家的兩個小神獸孫女就是由兒子和兒媳婦兩個親手帶,但是請阿姨。兒子兒媳很愛小孩,不準(zhǔn)小孩兒離開家人的視線哪怕他們上班也是電話不斷,現(xiàn)在小孩大了,打電話去熟悉的很,一不順心就打電話告我狀,他們都耐心的解答寬慰。
帶小孩兒是樂趣,但也是占了老人的自由。各家都有各家的難處,各家都有各家的樂處。
在中國這么多人的 社會 里,人多是一種快樂,也是一種苦難。反正讓老人分居,確實(shí)是一種折磨。受分離的大多都是農(nóng)村人和沒有收入的人,或者收入很低的人。
你們說是這樣嗎?
姥姥奶奶只身去看孩子,把姥爺爺爺扔在家里的比比皆是,這取決于兒女的孝心與否,不是姥姥奶奶的意愿。兒子兒媳,女兒女婿要上班,小孩需要人照看。
而看孩子好像是女人的專利,男人笨手笨腳,好多事情做不來。所以,兒女都會選擇讓母親為自己帶小孩,而不會讓父親同往。其間原因很多,住房窄住不下;收入低,多一個人多一份經(jīng)濟(jì)負(fù)擔(dān);兒女孝心不夠,不會考慮父母的感受。
像我身邊的奶奶們?nèi)タ葱『⒆恿?,爺爺們自覺呆在家里,兒女要他們?nèi)ニ麄円膊蝗?,他們想為兒女們減輕一點(diǎn)負(fù)擔(dān)。也有孝順的兒女要母親來帶小孩就一定要父親同來,怕他們單獨(dú)在家里變成老年癡呆。
不管何種情況,老頭子們都應(yīng)該體諒兒女的苦衷,體諒老婆婆們的無奈。自己呆在家里,心安理得的管好自己。當(dāng)孫兒孫女們大一些了,姥姥奶奶們自然就回到姥爺爺爺們身邊來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青絲變白發(fā),養(yǎng)大了子女,到老了為了孩子的孩子又拋家舍伴,只身去陌生的城市做隔輩人的保姆。沒辦法,這就是當(dāng)下的中國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