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一区二区-国内在线播放-国内主播福利视频在线观看-国内自产拍自a免费毛片-一级a毛片免费-一级a毛片免费观看

新聞資訊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頁 >> >> 新聞資訊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頁 >>新聞資訊

新聞資訊

荷香裊裊說古今

發(fā)布時間:2025-05-11 20:35:05

三伏賞荷,賞心悅目。古往今來,荷花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在詩詞、書畫中也作為重要的審美意象,起到了托物言情、借物言志的作用。

大詩人屈原十分喜愛荷花,他在《離騷》中寫道,“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以荷、菱為衣裳,襯托了詩人高潔的品行。在《九歌》中,屈原還寫道,“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他不僅希望自己穿荷,還向往與荷為鄰、香草滿屋,既超然物外,又極富深情。

“詩仙”李白自號“青蓮居士”?!扒逅鲕饺?,天然去雕飾?!痹谒墓P下,荷花有種清雅幽絕之美。他還在《采蓮曲》中將荷花和少女的形象一并書寫:“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清麗的荷花、明媚的少女如在眼前。

北宋理學家周敦頤一生酷愛荷花,將其譽為“花中君子”,因此荷花又被稱為“君子花”。他在千古名篇《愛蓮說》中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把荷花的品德描寫得淋漓盡致,至今仍膾炙人口。

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李漁也十分喜愛荷花,說它“可目”,“有風即作飄搖之態(tài),無風亦呈裊娜之姿”;“可鼻”,“有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生”;“可口”,“則蓮實與藕皆并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他還在《笠翁偶集》中將春之水仙蘭花、夏之荷花、秋之海棠、冬之臘梅,比做“人生四命”,還強調(diào)說,“予四命之中,此命(指荷花)為最”,足見其愛荷之深。

清代小說家曹雪芹很可能也鐘情于荷花。在《紅樓夢》“壽怡紅芳開夜宴”中,黛玉抽到一支芙蓉簽,上題“風露清愁”。古代的芙蓉有木芙蓉、水芙蓉(荷花)之分,雖然有人認為此處應指木芙蓉,但更多的研究者認為,黛玉的氣質(zhì)、才華和美貌更宜與荷花匹配。而命途多舛的香菱,卻有“根并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的判詞,讀來令人唏噓。

現(xiàn)代散文家朱自清獨愛月下賞荷,在他的《荷塘月色》中,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1927年仲夏,家住北京清華園附近的朱自清感于世事,夜不能寐,沿著荷塘漫步,只見“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朱自清筆下的荷花散發(fā)著沁人心脾的清香,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國畫大師張大千也愛荷,他不僅在家中種荷,更熱衷于畫荷。他通過與荷花朝夕相處,將畫荷技法總結(jié)為“正、草、篆、隸”4種筆法,即畫荷桿用篆書,荷葉用隸書,荷花用楷書,水草則用草書,創(chuàng)作出風格獨特、馳名中外的“大千荷”。(鐘 芳)

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