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1 15:14:53
尼采在第一章把他的主要哲學思想闡述了,比如“上帝已死”,“應該成為你自己”,精神的三種變形,等等,主要還是圍繞“成為你自己”這個命題,有破有立。第一章是全書的總論。
第二章主要寫各色人物,從各小標題可以看出,比如:持著鏡子的小孩、憐憫者、教士們、有德之人、戝民、著名的智者、崇高者、學者、詩人、預言家。
那么這些人物又是什么?說真的,詩人里面的人物難有具象,可以肯定,他不是一個個生活中的人物。比如說持著鏡子的小孩,他寓意什么?查拉圖斯特拉離開了人,重新回到了孤獨,可是,他的種子還沒播出去,他渴望有人來接受他的衣缽,他渴望“持有鏡子的小孩”來尋找他,接受他"超人"的思想??墒牵鄲灥氖?,這個小孩可遲遲不曾出現(xiàn)?他著急。他做夢都想有人來尋找他,接受他的衣缽,傳播他的思想!可是,不知道是人們的思想太頑固還是他的思想太超前,總之,他在第一章下山晃了一圈之后,人們并不象接受一個領(lǐng)袖一樣歡呼地接受他。他甚至在夢中見到一個“持有鏡子的小孩子”,可那個小孩子說你自己照照鏡子,那里面可是一個魔鬼!這就是查拉圖斯特拉在人間的形象?!拔业呐笥褌?nèi)枷Я耍F(xiàn)在是時候讓我去尋找那些我失去的朋友們了!”
憐憫者,是世人對他不合的性格和異樣的精神的一種可憐?!八谖覀冎虚g行走就象在動物之中行走一樣?!薄白詮娜诵猿蔀樯嬖诘囊饬x,人類就很少讓自己享受快樂:我的兄弟們,這就是我們最初的罪惡?!边@里的“人性”是世俗的價值標準,當人性一旦確立,人類自己便編織了一個牢籠,人類貼上了各種價值的標簽,只能營營茍茍。憐憫,被稱為人類的“愛”,可是,那是虛假的,只有愚蠢的人才尋求別人的憐憫?!八袀ゴ蟮膼鄱紩哂谒陨淼膽z憫?!笨梢哉f,憐憫是一種廉價的施舍。查拉圖斯特拉只享受施舍別人的快樂,從不接受別人施舍的“憐憫”。
傳統(tǒng)的教士們是虛偽的,他們給人們“戴上偽造的價值和愚蠢的話語的鎖鏈?!薄八麄兂税讶酸斣谑旨苌现?,不知道該如何愛他們的上帝。”
有德之人,卻時刻想得到回報!這種德是一種道貌岸然的“德”,他們的武器就是“報酬、報應、懲罰”,這些豈是有德之人?
賤民,道德敗壞的人!他們污染了生活的泉水。讓人對生活感到厭倦,其實他們只是對那些賤民感到厭倦而已。“許多人走進了偏僻的荒野,并且和捕食的最起碼獸一樣遭受饑餓難耐的痛苦,他們只是不喜歡跟骯臟的趕駱駝的人一同坐在水池的旁邊?!痹S多了因為看不慣權(quán)力的指使者而選擇的隱居,或者放棄了生活!查拉圖斯特拉把權(quán)力的使喚者稱之為賤民。
著名的智者,即是迷信的提供者!為虎作倀的人!“有真相的地方,就會有人民!”“你們美國電影經(jīng)讓人民的崇拜變得合理:你們管這個叫“真理的意志””。
夜之歌,顧城不知道看過尼采的夜之歌沒有?要不然他怎么會寫出那樣的詩句:“黒暗給了我黒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那是在黒暗中徘徊,孤獨地徘徊,可他卻還有一顆強大的內(nèi)心,熱情的火焰,他要尋找光明?!拔揖褪枪饷ⅲ喊Γ∥疫€真希望自己是黒夜!但是,被光芒包圍,這是我的孤獨啊!”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