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2 00:53:22
北京大學畢業(yè)后,周秉義在短短七年時間內(nèi),從副處升到了正廳,為何他進步那么快,真的合理嗎?
1981年大學畢業(yè)后,周秉義到江遼省工作,在省委政策研究室綜合處擔任副處長。由于弟弟周秉昆出版社編制問題得罪了某個領(lǐng)導秘書,他沒能成為綜合處處長。后來,他可能調(diào)到其他處擔任處長,晉升為正處級,再擔任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由正處晉升為副廳。1988年,他從省委政策研究室出來,調(diào)到省內(nèi)某個軍工廠擔任黨委書記。這個職位是正廳級,由此周秉義從副處晉升為正廳。
一般來說,處級往上難度系數(shù)非常大,因為職位越少,競爭也越大。七年時間完成三級跳,堪比爬珠穆朗瑪峰了。周秉義何德何能,七年能從副處升到正廳?
周秉義本人有兩把刷子,不是那種不學無術(shù),只會溜須拍馬之人。上北大前,他曾是江遼省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知青,本身有點文化,而且能力出眾,也算單位一支筆。當年軍區(qū)副政委看上了這點,打算將其調(diào)到身邊做秘書,為了郝冬梅,他放棄了。高考恢復后,他又考上了北京大學哲學系,那個年代考上大學的都是天之驕子。周秉義可不是中專生,也不是普通大學,而是北京大學,這也說明了他的能力非同一般。因此,大學畢業(yè)后,直接進了省委政策研究室綜合處,擔任副處長。在那里工作,剛好跟他的專業(yè)對上了。
除了工作能力強外,周秉義人品還不錯。當年省里組織干部慰問他的丈母娘金主任,他們也是贊不絕口,說他大度,不計私仇。當年某個處長為難過他,但周秉義并不將其放在心上,事后依然能友好相處。能力和人品都不錯,說明本身條件好。這樣的人放到哪里都能發(fā)光,何況是省里。
那個年代很多都在探索,跟現(xiàn)在不一樣。比如周秉義從北大畢業(yè)直接分配到省委政策研究室,并且做副處長,放到現(xiàn)在基本不可能。不管哪所大學畢業(yè),進入仕途一般需要參加考試,考上了也不可能直接安排副處,一般都是從科員干起,符合一定標準后才能晉升。所以從副處到正廳,一般而言七年很難達到。周秉義剛好趕上了那個年代,大學畢業(yè)能分配工作,而且還能有其他便利。
沒有金主任,周秉義也許升不了這么快。他到省委政策研究室工作時,郝省長已經(jīng)去世,所以他不可能再提攜周秉義了。當年工作安排,郝省長已經(jīng)不在了。甚至可以這么說,周秉義在省委政策研究室工作,郝省長一家都沒有直接插手。從副處長到副廳級的副主任,郝家都沒怎么管。直接干涉劇中沒有提到,但是間接可能會存在。哪怕他們不做,其他人也會主動幫忙。郝省長當年可是江遼省一省之長,曾經(jīng)還代理過書記,所以影響比較大,不少人都是他的老部下。盡管人不在,但是他們可能會感念郝省長曾經(jīng)的提攜和幫扶,所以也會提攜周秉義。
七年時間實現(xiàn)了從副處到正廳,周秉義果然不簡單,不過以后就沒怎么進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