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2 10:26:31
以擋土墻為例,最原始的施工放線方法就是吊線法,在墻的兩端按照截面尺寸吊起工程線,砌筑時候,按照兩端截面尺寸的吊線再掛一根滑線,隨著墻高逐步增加、每一步石材都按照滑線為基準砌筑。(其實滑線就是按照上圖的斜線每砌筑一步石材滑動一次)
檢查方法就很多了,如果不是隱蔽工程,能夠測量截面的,鋼尺量一下,不能測量截面的按照正弦定理測量計算一下斜面長度即可。
如果是隱蔽工程,則需要隨時去現(xiàn)場檢查,要不然隱蔽后就有困難了。(其實不是隱蔽工程的也需要及時去檢查,過程控制是很重要的)
如果是高度很高的,比如大壩一類的構筑物,則需要借助儀器了,如經(jīng)緯儀、全站儀一類的,無非就是測控幾個角度,萬變不離其宗。
砌筑工程如此,砼工程則需要控制或檢查模板的定位,斜面或曲面的構件,在一般工程中是很難做到完美的、按照圖紙樣子一分不差的施工完畢的,總會有些誤差的,但是誤差在合理范圍,外觀觀感良好的,就是合格的。
看到問題補充:再多說幾句,兩種情況,第一,先砌墻再填土,這個好辦,就按上面示意圖,實際上,就是要求你用工程線在現(xiàn)場按1:1的比例“畫出”那個圖紙而已,節(jié)點上,用鋼筋頭也好,用木橛子也好,甚至工作量很大很單一的話,直接做一個這樣截面的木架子即可,省事。第二種情況,先整平坡面再砌筑,也很簡單,四周按照截面打幾個橛子,按照坡度尺寸以及三角形各個計算公式計算好標高,按照標高拉上線,將基底整平夯實就完了,后面按照整平好的坡度施工墊層也好,砌筑護堤也好,保持好厚度即可,不過1:0.3的坡度不適用于這種方式,因為太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