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1 16:19:16
文|余語于隅
家里屋檐下,一直都有燕子筑的巢。
冬去春來的時候,大地回暖,春光明好,燕子都會歸來。
于是,檐廊間,燕子前后追逐,來往不絕,忙忙碌碌,難得有休息的閑暇,仿佛不知疲倦,唧唧啾啾,一如既往的,是快樂的,是喜悅的。
周末,或者是假期,閑下來的時候,我總愛在廊上檐下,或者坐,或者站,或者倚柱而靠,仰著頭觀望,看著它們來來回回的忙碌。
燕子每每歸來,小嘴里都只有那一星半點的泥,或者一絲半毫的根莖草葉,然而并不急躁,也不氣餒,就這樣一點一點的積累,和著自己的唾液,用心營造自己的新巢,或者翻新自己的老巢。
一切努力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往往在不經(jīng)意間,新巢已成,或者老巢換新顏,最能夠帶給人一種驚喜,一種感嘆。
荀子在《勸學(xué)》中說了這么一段話: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回首自己走過來的路,一點一滴的積攢,一小步一小步的做,幾年下來,使家居環(huán)境得以不斷改善,對上面這段話感慨尤深。
仔細想想,我何嘗不是一只燕子?
一九九九年年底的時候,老爸老媽為了爭一口氣,竭盡全力建了新樓房,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人生在世一回,總要給兒孫后代留下點念想。
然而,僅僅只是一個空架子而已,磚墻一直沒有建好,更談不上裝修。
三年的時間里,新樓房就那么孤零零、靜悄悄的矗立著,任由風(fēng)吹雨打日曬。
二零零二年,我即將參加中考,如果考取,就要離家外出就讀。
看著逐漸歪斜的新樓房,我心里的焦急莫可名狀,決定想盡辦法鼓動老爸老媽把墻建起來。
初春時節(jié),我和老媽在田里做活。
媽,再不把墻打起來,等再過幾年,房子怕是要倒了。
唉,你又不是曉不得你爸那個人,怕背賬,沒有錢,買不了磚、買不了沙子石灰,咋個打墻?拿什么打?
你們倆辛苦一輩子,多少血汗多少錢,才蓋得弄一所房子,萬一倒掉了,這輩子也就白白辛苦了,光可惜不說,人家也會笑話呢。
就是了,那咋個辦?
我的意思是,就算你跟我爸再咋個吵咋個鬧,逼著他克賒些磚、賒些石灰沙子,不管咋個說,先把墻打了,再慢慢呢想辦法還賬。
你講呢也有道理呢,就這種辦。
雞飛狗跳的吵鬧了三四個月,在中考后,老爸賒了磚、石灰和沙子,準備建墻。
好在老爸就是做泥水活的,手藝在身,也不需要另請師傅。
于是,在這個假期里,老媽在田地里忙活,我給老爸打下手。
搬磚、拌沙灰、燒火、做飯等一應(yīng)家務(wù),都被我承包了。
到我離家外出就讀高中前的三天,磚墻建好。
時光匆匆,到了高考前夕。
老正房漏雨越發(fā)厲害,柱子和板壁異常糟朽,更嚴重的是,時常有椽子斷裂、瓦片掉落,已成了危房,不下雨的時候還勉強能夠?qū)Ω?,到了雨天,簡直沒法居住。
于是,只能搬往新樓房里面居住。
因為無力裝修,只能把老正房的舊木板拆下來東一片、西一片的胡亂裝圍著,長的長短的短、寬的寬窄的窄、新的新舊的舊、顏色深深淺淺,有的木板還貼著報紙,花花綠綠,給人的印象就是:不倫不類,雜亂無章,破敗不堪。
根本沒有專門的廚房,整個家里,滿地都是鍋碗瓢盆,到處都是壇壇罐罐,因為就地生火,并沒有煙囪或者什么排煙設(shè)施,到了生火做飯的時候,整個家里都煙熏火燎,日積月累,梁柱都被熏得黑黢黢的。
雖有片瓦在頂,但仍然是天為帳地為床,風(fēng)掃地月照亮,家徒四壁,連一件像樣的家具都沒有。
好在不是危房,無論晴雨,安安穩(wěn)穩(wěn)的睡個覺,已不再是問題。
整個高中期間,整個大學(xué)期間,家里都是這個樣子,一成不變,直到大學(xué)畢業(yè)。
大學(xué)畢業(yè)后,我考取公務(wù)員,回到家鄉(xiāng)工作,幾年來,在自己和老爸老媽的共同努力下,家居環(huán)境開始一點點改變。
工作后的第一年,攢了一年的錢,建了單獨的廚房,雖然不上檔次,可是總算實現(xiàn)了食宿分離,家里鍋碗瓢盆隨地擺、壇壇罐罐到處放的局面一去不復(fù)返了。
還給廚房安了一道不銹鋼大門,不氣派,不壯觀,但是規(guī)矩了,順眼了。
接下來的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所有的工資和收入,除去必要的生活開支外,都積攢下來,用來買黃心楠木,為裝修準備材料。
今年買一點,明年買一點,就這樣,五年下來,裝修所需要的主材料也逐步的備齊了。
期間,也還是陸陸續(xù)續(xù)做了一些活計:
打朗子——在瓦片和椽子之間用高黎貢山上下來的石竹打籬笆,達到防止瓦片脫落、保護椽子的目的;
裝樓楞,鋪樓板;
粉墻和刮瓷;
安裝不銹鋼欄桿和樓梯;
買地磚,鋪地板,更換后門和窗子。
同時,也添置了洗衣機、電冰箱等一應(yīng)家用電器。
終于,到了第五年的年底,請來木匠師傅,開始裝修。
除去主材料,還有扣板、龍骨條、指接板、油漆、玻璃、電線、燈具等等輔助材料需要購買。
請了兩個木匠師傅,每個師傅每天一百五十塊的工錢,煙酒茶、水果以及伙食等等,每天將近五百塊要花費出去。
其時,家里并沒有多少積蓄,活依然做著,錢如流水出去,賒欠越來越大。
其間,老爸老媽幾次猶豫,裝修要不要一步到位,要么先裝修樓下,樓上以后再說,要么只打我房間里面的壁櫥,他們房間里的以后再說。
我知道,他們是心疼我,不想給我太多太大的壓力。
債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癢,要做就一次性做好,分幾次做,一個是麻煩,一個是更費錢,不用擔(dān)心,我心里有底。
我總是這樣安慰老爸老媽。
實際上,自己心里也一點底沒有,經(jīng)常整晚整宿輾轉(zhuǎn)反側(cè),亦憂亦愁,夜不能眠,然而表面上看起來,我依然一副不慌不忙、氣定神閑的樣子,還總是樂呵呵的寬慰老爸老媽。
前前后后,做了三個月的活,累計兩百多個個工夫,工錢三萬多塊。
整個裝修搞下來,將近五萬塊的輔助材料,三萬多塊的工錢,欠賬將近九萬,當然,這并還不包括買黃心楠木的錢和開支伙食等等已經(jīng)墊付支付出去的日用開銷。
到現(xiàn)在,材料的欠賬已清,唯有工錢還欠賬五千。
對于老家樓房的裝修,我想借用那句話:我已經(jīng)用盡我的洪荒之力了。
回過頭看,經(jīng)歷了很多的艱辛和不容易。
一切來之不易,一切得之不易。
正是因為這諸多艱辛和不容易,看著現(xiàn)在家里窗明幾凈、規(guī)矩、明亮,說句實在話,對于我個人而言,心里還是有一些小小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的。
在接下來的歲月里,我仍要經(jīng)歷這樣的艱辛和不容易,甚至更多更難,然而我相信,只要咬牙堅持,一切艱辛和不容易都會過去,終將收獲喜悅和滿足。
我們無法選擇出身,抱怨和牢騷,永遠于事無補,只有努力,從小事做起,一點一滴,只要堅持,上天必定不會辜負認真而長期的努力。
我的人生,我做主。只有走入社會,才知道這樣豪氣干云的話,真的很難實現(xiàn)。尤其像我這樣職業(yè)的人,前途,往往在別人手里,絕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被動的,自己真的無能為力。即使這樣,也應(yīng)該堅信,越努力,越幸運,如果放棄努力,幸運將永遠離自己而去,一去不復(fù)返。
又聞燕子唧啾聲,我愛這燕子。
我就是這燕子。
東去春又來,燕子銜泥忙。
問之可歇否?告是趁春光。
旬后再仰望,新巢在檐廊。
燕子安在焉?唧啾唱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