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1 19:31:39
廣東省道教場所
道教祀奉神仙偶像,有道士、道姑和道眾舉行齋醮科儀活動的地方稱宮、觀,有的稱精舍、館、廟等。廣東境內集中分布在廣州、粵東的惠州和潮梅汕地區(qū),粵北、粵西地區(qū)有部分分布。
建國前,全省宮觀數(shù)量從未有過完整的文獻記錄,只對著名宮觀加以記述,個別地方性文獻中也有所記述。從部分資料看,明清以前的宮觀數(shù)量與分布多于現(xiàn)存的宮觀,分布面也更廣。道教傳人廣東歷經1800余年的變遷,有的宮觀地址已挪作他用,有的遭水火自然災害侵襲,有的遭兵燹等劫難。其中,有的劫后重建恢復而中興,有的荒廢后無力修復而不存。廣州市區(qū)。至1998年除三元宮、純陽觀外,還有部分宮觀遺址或已湮沒的宮觀。其他地區(qū)亦有類似情況。 80年代后,逐步落實宮觀房產政策。1982年,廣州三元宮大殿及部分活動場所交回道士管理,即行修繕開放。1985年,羅浮山沖虛觀轉由道士余信昂、黃誠道、賴保榮等接管,即對外開放。省內各宮觀場所依照省人民政府1988年頒布的《廣東省宗教活動場所行政管理規(guī)定》,經過整頓、修繕,驗收登記和發(fā)證工作,至1998年,全省有 50處宮觀正式開放,2處臨時登記開放,共52處,比建國前和建國初期14處擴大了兩倍多。
1997年5月,省道教協(xié)會一屆二次理事會議制訂并通過了《廣東省道教協(xié)會道教宮觀管理試行辦法》。從此,道教宮觀管理由無序和渙散狀態(tài),開始走向制度化、規(guī)范化的道路。
市 名稱 地址
廣州市 三元宮 廣州應元路
純陽觀 廣州河南五鳳村漱珠崗
圓玄道觀 花都區(qū)九潭村
惠州市 元妙觀 惠城區(qū)西湖
沖虛觀 博羅縣長寧鎮(zhèn)羅浮山
黃龍觀 博羅縣長寧鎮(zhèn)羅浮山
九天觀 博羅縣長寧鎮(zhèn)羅浮山
酥醪觀 博羅縣長寧鎮(zhèn)羅浮山
陳孝女祠 博羅縣長寧鎮(zhèn)
南天觀 惠東縣
天后宮 博羅縣觀音閣鎮(zhèn)
三宮古觀 博羅縣鎮(zhèn)美鎮(zhèn)
華光廟 博羅縣羅陽鎮(zhèn)
東岳宮 博羅縣羅陽鎮(zhèn)
真君宮 博羅縣仍圖鎮(zhèn)
佛山市 云泉仙館 南海市西樵山
慶云洞 南海市西岸鎮(zhèn)
沙富道觀 順德市勒流鎮(zhèn)沙富山
韶關市 洞真古觀 南雄市鐘鼓巖風景區(qū)
玄妙觀 始興縣城
梅州市 贊化宮 梅江區(qū)東郊鄉(xiāng)東廂村
真武宮 平遠縣仁居鎮(zhèn)
河源市 天后宮 紫金縣安良田區(qū)鳳過崗
北帝古廟 紫金縣古竹鎮(zhèn)
江門市 梁金道院 開平市梁金山
紫云觀 新會市
揭陽市 娘宮觀 榕城區(qū)東門直街
赤松觀 惠來縣畢田鎮(zhèn)龍藏洞
天道觀 漁湖區(qū)西寨村
明善觀 普寧市軍埠鎮(zhèn)
玉皇宮 惠來縣神泉鎮(zhèn)
三王古廟 普寧市流沙鎮(zhèn)
善德觀 普寧市年埔鎮(zhèn)
秀隴古觀 普寧市流沙鎮(zhèn)
汕頭市 海棠古觀 潮陽市河溪鎮(zhèn)中田村
玉龍宮 潮陽市棉城鎮(zhèn)
汕尾市 玉清宮 陸豐市甲子鎮(zhèn)待度山
紫竹觀 陸豐市河西鎮(zhèn)大峰山
觀生觀 陸豐市東海鎮(zhèn)
樂善觀 陸豐市西塘鎮(zhèn)腰帶石
豐湖觀 陸豐市西塘鎮(zhèn)四柱湖
通玄觀 陸豐市金廂鎮(zhèn)江梅山
清遠市 太和古廟 清新縣太和鎮(zhèn)花尖山
北帝古廟 龍?zhí)伶?zhèn)三嘉管理區(qū)
金山祖廟 英德市英城鎮(zhèn)
藍城祖廟 英德市英城鎮(zhèn)
明霞古洞 清新縣飛來峽
茂名市 雷公廟 電白縣
大王古宮 電白縣水車鎮(zhèn)
東岳觀 化州市平定鎮(zhèn)
文昌宮
潘仙觀 高州市城區(qū)
?。ń刂怪?998年底)
道教宮觀內對違犯戒規(guī)道士的懲處條例稱作清規(guī)。道教創(chuàng)立時規(guī)定;凡道士犯法者,先原諒三次,如仍不改過,才給以懲罰。其目的是"聞人有過助其自誨"。使在凈寶中向神叩頭思過,以乞求"諸大神原其不及"。道教約束道教士思想言行的條規(guī)稱作戒律。道教初期戒律簡約,主旨為戒貪欲、守清靜。兩晉南北朝時,由上清派、靈寶派、新天師道等沿襲佛教戒律,并汲取儒家三綱五常觀念而制定出"五戒"、"八戒"、"十戒"和其他戒律,內容與佛教戒律基本相同。這些戒律均為防止"惡心邪欲"、"乖言戾行"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