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2 10:55:47
1.美輪美奐正是形容房屋高大華麗。樓主再思考一下吧。
成語“美輪美奐”常見于報刊之中,可是常被用錯或?qū)戝e:
(1)導游人員帶著大家飽覽了莫高窟美輪美奐的彩塑和壁畫。(某報)
(2)我們有些商店,花了十幾萬、幾十萬元巨款裝修門面,搞得金碧輝煌,美侖美奐。(《新民晚報》1988年3月12日)
(3)《影聲樂畫,美侖美奐:第二屆音樂音像制品展銷會側記》(《新聞出版報》1989年11月1日)
(4)《美輪美奐的冷光燈》(《文匯報》1992年11月7日)
(5)九十年代新印機 奉獻美侖美奐一流印品(《新民晚報》1992年11月19日)
(6)隨著晚會帷幕的拉開,那美侖美奐的歌舞,品位精良的相聲小品,使晚會高潮迭起。(《追求》1992年第6期)
(7)目前他手頭有一本夏威夷少女掛歷資料,全部三點式,身材美倫美奐,……(《上海文化藝術報》1992年12月18日)
(8)美侖美奐如宮殿般的歌劇院,卻是法蘭克福市民自動捐款,在當年二戰(zhàn)廢墟上首先構造的建筑。(《解放日報》1995年7月15日)
“美輪美奐”這一成語出于《禮記·檀弓下》:“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fā)焉。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鄭玄注:“輪,言高大。奐,言眾多?!泵垒喢缞J,形容高大華美,多用于贊美新屋。
首先其正確的詞形是:美輪美奐。有時也寫作“美奐美輪”。因為并列結構型詞語的詞序,前后調(diào)換并不影響整體語義。另外,“輪奐”連用,也可寫作“輪煥”,如白居易《和望曉》詩有云:“星河稍隅落,宮闕方輪煥。”又如:《宋史·禮志》記載,南宋紹興十三年,國子監(jiān)在臨安興建一座大成殿,竣工時宋高宗便稱贊這座建筑物為“輪煥一新”。
據(jù)此,例(2)、例(3)、例(5)、例(6)、例(7)、例(8)中的“侖”或“倫”字系“輪”字之訛誤。
其次,“美輪美奐”是一種美,然而它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嚴格的規(guī)范。它專指建筑物之眾多、高大、華美,而不是其他形式的美。例(1)用以修飾“彩塑和壁畫”,例(3)用來喻稱“聲光影畫”,例(4)用以形容“冷光燈”,例(5)用以指稱“?。ㄋⅲ┢贰?,例(6)用以描繪“歌舞”,例(7)用以贊美“身材”,等等,都是背離了美的規(guī)定情境,亦即搞錯了修飾的對象,把一個只能用于建筑的特定成語,任意擴大范圍,運用到非建筑類的事物中去了,造成用詞不當。
誤用的原因是對“美輪美奐”的詞源、詞義及其流變沒有透徹的了解,望文生義,主觀臆測。
下引正確的用例,以示規(guī)范:“學生中有人痛恨曹汝霖賣國自肥,生活奢侈,就放了一把火,想把這個美奐美輪的漢奸住宅付之一炬?!保ㄌ站针[《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史話》第43章)
造句;隨著國慶晚會帷幕的拉開,那美輪美奐的歌舞,品味脫俗的相聲小品,使晚會高潮迭起。〕
朱哲琴表現(xiàn)出色,無論是人聲還是視覺(服裝、舞蹈)都堪稱美輪美奐
陽明山上的別墅裝飾得美輪美奐是渡假的好地方。
2.相得益彰 ( xiāng dé yì zhāng )
解 釋 益:更加;彰:明顯。指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
出 處 漢·王褒《圣主得賢臣頌》:“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含褒義
示 例 清·孫士毅《事物異名錄序》:“是編采擇宏富,區(qū)別精審,真兩賢~也?!?
近義詞 相輔相成
反義詞 勢不兩立、兩敗俱傷
燈 謎 照片登上光榮榜
造句:我想將長發(fā)剪掉,又不知選擇何種發(fā)型,身高與發(fā)式如何相得益彰.
雖然漢語詞匯十分豐富,但能夠?qū)懗鲞壿嬓詮?結構合理,遣詞造句相得益彰的流暢文章來,沒有高中以上的語文水平是不行的。
季老嫻熟于詩詞寫作的技巧,藝術意境與填字造句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充分顯示出其厚實的文學基礎和扎實的文字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