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0 20:11:41
我最愛吃的小籠包是天津特產(chǎn),它有個好怪又好記的名字----狗不理。
每當小籠包快蒸熟的時候,伴隨著冒出的熱氣,一陣濃濃的香味會撲鼻而來,讓你禁不住多吸兩下。
打開籠屜,你會發(fā)現(xiàn)每個小籠包冒著熱氣,包子皮兒薄得好像一吹就能破,似乎只要輕輕一碰,它的汁水就會涌出來,其實這皮兒很有韌勁,是不會變形,所有摺兒都 沒有變形,在包子頂匯成一點,肚中的淡粉色的餡兒把白而透明的皮兒撐得圓鼓鼓的,晶瑩剔透,真讓人垂涎三尺!
吃小籠包也是有講究的。最常見的就是先輕輕在包子邊上咬一個小洞,你會發(fā)現(xiàn)里邊紅紅的肉餡中點綴著幾點香菜,看起來就象綠葉襯紅花,香飄四溢。用勺子接住滲下的湯汁,送入嘴中,一口口鮮美的湯汁流入喉嚨,那感覺棒極了!就像喝到了瓊漿玉液。然后,再用筷子夾著小籠包,沾點醬汁,細細品嘗里面的餡兒,咬一口,滿嘴都是濃郁的湯汁,鮮卻不膩,又松又軟,肉餡鮮嫩,細膩潤滑,那滋味真是難以形容。
吃完小籠包,嘴角還彌漫著淡淡的香氣,讓你久久難以忘懷。
吃小籠包是有一套順序的:先將皮咬破有個小口,吮干里面的湯汁,然后再蘸醋,放進嘴里細細地品。當你輕輕地咬破薄薄的面皮,五官就立刻被那滿含蟹香的湯汁俘虜了,慢慢地將這湯汁吮入口中,感覺鮮美得就像剛咀嚼過一大口蟹肉。撥開小籠包的面皮,可以清楚地看到絲絲黑白的蟹肉和粒粒金色的蟹黃密密地鑲嵌在肉餡里,一同造就了獨一無二的美妙口感。湯汁是整個小籠包的精華所在。真是不知道師傅包的時候,這湯汁是怎么被弄進去的。 肉是小籠包的主體部分,卻是最實在的,也是最見味道的,好與不好清晰明了,吃在口里,齒頰留香。藝術的東西總是需要烘托的,美食就是藝術。我觀察,小籠的架子里,總是仔仔細細地扎著蘆葦,鋪著松針。它們質樸的清香滲入小籠,是小籠包的畫龍點睛之處,實實在在地提升著小籠包的氣質。是呀,看著外面江南園林,古色古香,亭臺閣樓,幽雅不凡,聽著空中若有若無的絲竹之聲,作為食客的我們,不知不覺,也清雅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