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2 11:14:32
短柱的概念對短柱進行設計之前,首先要判別哪些柱是短柱或哪種受力狀態(tài)易形成短柱。目前,在工業(yè)與民用建筑的框架、框剪設計中,普遍采用PKPM等設計軟件進行設計,但目前的軟件設計還不完善,在進行電算時,對短柱不能進行自動判別,因此短柱需要設計人員利用電算結果另行設計。 短柱出現(xiàn)時,可以通過多種方法來提高短柱的承載力或變形能力,使短柱的抗震性能獲得提高,從而避免發(fā)生脆性破壞,保證結構安全。 房屋建筑中的短柱一般是指,凈高與截面寬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包括因嵌砌粘土磚填充墻形成的柱,就是短柱。另一種說法是柱凈高和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3的柱是短柱。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11.4.11中要求柱的剪跨比宜大于2。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6.3.6中要求柱子的剪跨比宜大于2。 剪跨比=M/Vh0
短柱定義: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按內力計算值得到的剪跨比MC/(VCh0)不大于2、反彎點在柱子高度中部、柱凈高與柱截面高度之比Hn/h不大于4。實際工程中,應注意由于實心粘土磚填充墻對框架柱的約束,如:框架柱間砌筑不到頂?shù)母魤?、窗間墻以及樓梯間休息平臺使框架柱變成短柱。還應注意計算的方向,柱子的截面高度應選取沿填充墻平面內的柱子截面尺寸,而不是選取柱子截面尺寸最大值(盡管這二者有時可能會相同)。
短柱的幾種類型 1.錯層短柱。出現(xiàn)于樓層不同標高相連接的柱。 2.夾層短柱。出現(xiàn)于帶走馬廊的夾層中。 3.全層短柱。 4.填充短柱。這是柱被硬質裝修所約束形成的短柱。雖然柱身較長,在構造上仍應按短柱對待。
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