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1 00:15:06
1. 可以接受孩子的平凡,但不能接受他不努力就放棄的態(tài)度!只有父母本身不平庸,才有資格說不接受孩子平庸,自己做不到,怎能苛求孩子?
2.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中國有句老話:“東邊不亮,西邊亮?!弊x書并非人生唯一的道路,但學習是伴隨終身的。我不期望孩子成為杰出人士,只希望他能擁有自己熱衷的技能。
3. 如何定義平庸,如何界定不平庸?反過來說,我作為一個手殘黨,看到裁縫熟練剪裁和裝修工人貼磚、鋪地板,也覺得他們技藝高超……所以,人外有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要接受別人的優(yōu)秀,同時也要發(fā)現(xiàn)自己的亮點。
4. 作家梁曉聲說:“孩子若是平凡之輩,那就承歡膝下;若是出類拔萃,那就讓其展翅高飛;接受孩子的平庸,就像孩子從未要求父母一定要多么優(yōu)秀一樣?!边@世上有許多事我們無法掌控。即使是順風順水的人生,也會有缺憾,更不用說許多人竭盡全力也不一定能擁有完美人生。
5. 無論自己有何遺憾,都應(yīng)該學會自我和解,接受自己,別難為自己,也別耽誤孩子。不要將自己的遺憾強加給孩子,要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的人生。
6. 孩子對父母的愛,簡單而純粹。他愛你,只因你是他的父母。他從未要求你多么出色,因此我們作為父母的,也不該要求他們一定出類拔萃。
7. 若能豐衣足食,誰又愿意粗茶淡飯?許多成年人過得不盡如人意,并非因為他們不努力,而是因為無能為力。
8. 當你能接受自己的平庸,也應(yīng)接受孩子的平凡。魯迅先生曾說:父母存在的意義,并非給孩子提供舒適和富裕的生活,而是讓孩子在想到父母時,內(nèi)心充滿力量和溫暖,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獲得人生的更多樂趣和主動權(quán)。
9. 父母的愛是孩子內(nèi)心的“鎧甲”。在童年得到父母厚愛和善待的孩子,內(nèi)心堅韌且陽光,會將愛和能量儲存起來,長大后充滿自信,積極樂觀,懂得愛自己和愛別人,能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10. 我們對孩子可以有許多期待,但不應(yīng)讓這些期待成為傷害他們的利刃。理解孩子的脆弱,就如同接受自己偶爾的無能為力。
11. 孩子們的能力在他們的未來,不在現(xiàn)在。對孩子最好的愛,是鼓勵、認可、理解、包容和支持,而非傳遞焦慮、恐懼、憤怒、委屈和無能。
12. 允許孩子做自己,讓他在父母的愛中慢慢成長為一個自由且獨立的人,去體驗屬于他自己的人生。
13. 生活是自己的,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也不要在別人的口中喪失與家人快樂生活的能力。孩子若是平凡之輩,那就承歡膝下,若是出類拔萃,那就讓其展翅高飛。
14. 每個人都只來人間一趟,都有或多或少的不足。希望所有父母和子女能一路相伴,共同成長,都能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