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2 12:56:08
一、努力做自己,因為你再怎么努力也做不好別人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生命的意義,是成為你自己。
每個人一輩子,都有不同經(jīng)歷、境遇,但都殊途同歸,來到這個世界上,其實就是為了找到自己,在廣闊的世界里,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股神巴菲特的父親,從小就告知他“做你自己,尊重你的感受,你的感受越是別具一格,別人越喜歡說三道四,這個時候你就需要相信自己的感覺”。
正是父親的教誨讓巴菲特擁有了對自我的良好認知,所以才不容易被別人的言辭所左右,也不會羨慕別人的成功方式,做到“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才能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的投資傳奇。
而明朝的最后一個皇帝朱由檢,生來就有做木匠的天賦,雕刻的刀法精巧絕倫,如果不生在皇家,很有可能成為具有工匠精神的一代大師,可惜的是,他最終成了亡國之君。對他來說,做皇帝是別人擅長的事,做木匠反而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好在我們這個時代,沒有誰家有皇位需要繼承了,完全可以把做自己的權利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
如何才能成為自己呢?其實很簡單,每天問問自己:我是誰,要什么,怎么做。
活得“自私”一點,多關注自己的內(nèi)心想法和感受,不要以別人的人生做為自己的風向標,不要糾結于外來的價值觀,而是更加直接的自我審視和自我總結。
幸福的人生只有三步:定義自己,塑造自己,成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