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2 13:50:00
白事磕頭正確姿勢:
1.站立在起步位置,雙腳平行自然分開與肩同寬,目視前方,準(zhǔn)備起步。
2.起右腳,向前方邁八字大步,走三步,兩腳平行自然分開與肩同寬,站立后目視前方,作揖一次。
3.手放下后,右手扶右膝先下跪,然后是左腿下跪,形成雙膝下跪的姿勢,雙手向上分開與肩同寬,手心向內(nèi)與頭平齊。向下叩頭一次,手與頭同時落地,手心向上,放在頭兩邊。
4.雙手與肩寬和頭平齊,連續(xù)叩頭三次。之后,抬頭挺胸,站起身來,先起左腿,后起右腿。至此,完成了走三步,一跪三叩頭的禮儀。
5.接著,又是一輪開始。站在第三步的這個位置,邁右腳,向前走三步,重復(fù)做一跪三叩的動作??偣沧鋈?,即三跪九叩。
6.最后一次結(jié)束,站立起來,向前邁三步到達(dá)靈堂前面,接過香和紙錢給逝者上香,叩頭。
古代的跪拜禮
在古書《周禮》中,提到跪拜禮有九種:一是稽首、二是頓首、三是空首、四是振動、五是吉拜、六是兇拜、七是奇拜、八是褒拜、九是肅拜。
在唐人朱法滿《要修科儀戒律鈔》中,介紹了道士的四種拜禮:一稽首、二作禮、三遵科、四心禮。其中,稽首,為三跪九叩,跪三次,叩九個頭;作禮,是拜禮,分一次或三次;遵科,是按規(guī)定去做;心禮,是不必動作,心念口言即可。
在封建社會,三跪九叩禮,是參見帝王及祭拜祖先時,才會行使的大禮。這種大禮,始于先秦,在以后的各個朝代均有使用,近代基本未繼續(xù)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