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2 01:38:01
中國河北承德市區(qū)西南處,有兩座巨大的巖柱高聳陡立于此,而兩座巨石上各建有一座塔,所以被命名為雙塔山,兩座山峰差不多高度,上粗下細(xì),看起來有些搖搖欲墜,兩座石峰四面均為陡峭的丹崖絕壁,高不可攀。而這兩座塔樓就突兀地出現(xiàn)在石柱上,沒有 歷史 文獻記載,因此,究竟是誰造是如何建造等等問題依然是謎,有人用用望遠(yuǎn)鏡觀測發(fā)現(xiàn)北峰頂?shù)拇u塔高約兩公尺,圓錐形沒有門,南峰頂?shù)拇u塔高約五公尺。
而 歷史 上也不是完全沒有人上過去,據(jù)清代紀(jì)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中寫道,乾隆五十五年的時候曾經(jīng)登頂查看過,他在比較大的頂峰發(fā)現(xiàn)了一間小屋,屋中有石桌和香爐,中間還供奉著一塊刻有「王仙生」三個字的石板,他還看見了兩畦韭菜,一雙草鞋和一本舊書,他對此很失望,什么都沒有帶回去。他當(dāng)晚就夢到一位老人對他說「舊書是天書,草鞋是登云靴,韭菜是靈芝草,香爐是生云壇」乾隆什么都沒有看中,簡直是有眼無珠。第二天早上乾隆又命人重搭云梯,但怎么也搭不成,再也沒有登上去過。為了研究這個塔研究人員試圖登頂過,但發(fā)現(xiàn)一般的攀巖方法根本就無法上去,最后用了種種方式,上去后發(fā)現(xiàn)塔內(nèi)有佛像,還有一個乾隆時期的香爐。而磚是遼代以前的遺物,也就是說這個塔建于將近一千年前,而近代還沒有人可以僅憑人力成功登頂。
位于 埃塞俄比亞 的巖石教堂,它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教堂」,教堂由砂巖雕刻而成,然而要登上它,唯一的辦法就只有在沒有任何安全設(shè)施的情況下,赤手空拳攀上海拔兩千五百八十公尺的高山,因山體十分光滑,游客來到這里都會被要求脫去鞋子,光著腳攀巖,整段路程沒有任何輔助工具,也沒有任何安全措施,唯一可以信任的就只有自己的手腳,一步一步的踏著前人鑿出的凹槽往上爬,教堂入口的部分是最考驗朝圣者的路段,這里只有非常窄的斜面作為落腳地,往左望去就是深淵,盡管如此危險,每個星期日都會有將近八十名的信徒,經(jīng)過兩個小時的攀爬來參加禮拜。由于人煙稀少,日光難以照進教堂內(nèi),教堂內(nèi)歷經(jīng)六百年的壁畫,保存的十分完好,顏色依舊鮮艷,還有珍貴的用羊皮制成的圣書,也是教堂的瑰寶之一,教堂建于公元五世紀(jì),一位牧師在這懸崖峭壁鑿成了這座教堂,教堂就是以他命名。一千五百年前,他是如何在沒有任何機械的協(xié)助下完成這艱巨的任務(wù)的,至今還是個謎。
「邁泰奧拉」在希臘語的意思為「懸浮的石頭」「懸浮在半空中」或「在天空之上」,而這座坐落于平均三百公尺的山巖頂上的修道院,正是這樣一個夢幻的地方,二十四座修道院建在 拔地而起的巖柱目前有六座為保存完好的修道院,四座為修士居住,兩座為修女的住所。這些修道院都建于14~16世紀(jì)間,當(dāng)年修士和修女們?yōu)榱颂颖芡炼浠亟掏降钠群?,在難以到達的砂巖石頂端上建了修道院,修道院四側(cè)都是懸崖峭壁,一眼望去就像浮在空中一樣。最初,建筑修道院的唯一辦法就是將長梯子捆綁在一起爬上去,后來到了十七世紀(jì),修士們用大 網(wǎng) ,繩子來拖拉貨物和人,后來人們通過藤籃,滑車等進出。直到二十世紀(jì),道路,階梯和橋梁的修建,才改變了這種情況。
位在喬治亞的齊亞圖拉小鎮(zhèn)有一個從地上直直立起的大石塊,不可思議的是上面還有一座修道院,由于高聳露天,于是被游客們稱作離天堂最近的修道院。據(jù)傳從七世紀(jì),修道院就已經(jīng)佇立于一百三十公尺高的天然石柱上,但是十五世紀(jì)后就沒有人住了,直到一九四四年當(dāng)?shù)孛癖娫俅闻郎先ブ螅虐l(fā)現(xiàn)上面有一座教堂遺跡。目前是一位修士住在上面,由于石柱十分難攀爬,于是該修士修建了一個直通頂端的梯子,要爬上去當(dāng)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一不小心可能就直接上天堂了,修士一個星期只會下到地面兩次,所以食物都需要通過運輸裝置運輸上去,在石柱上的小型修道院建筑中,還包括小教堂,地下室及小酒窖等。
在不丹三千八百公尺的帕羅峽谷之上,有一座寺院沿著陡峭懸崖而建,這就是塔克桑寺。塔克桑寺也被稱作虎穴寺,建于一六九二年,已經(jīng)有三百多年的 歷史 ,這里四周的柏樹都有幾十米高,上面垂著一溜溜苔蘚,虎穴寺的山門前飛掛著一道瀑布,流水漫過級級巖石,注入一口深潭,然后落入下方幾百米深的山坳。塔克桑寺依然是不丹國內(nèi)最神圣的佛教寺廟,光是從遠(yuǎn)處觀看,云霧繚繞的寺廟就足以讓人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