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2 09:22:48
如果收入達到一定數(shù)額,就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這不是企業(yè)行為,這是國家規(guī)定的。只要超過規(guī)定的數(shù)額,就必須繳納個人所得稅。勞動者支付的工資超過起征點后,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這是法律規(guī)定的。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規(guī)定,下列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收入;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營業(yè)收入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物業(yè)租賃收入;財產(chǎn)轉讓所得,意外收入。
1、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簡稱綜合所得),以納稅年度為基礎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的,按月或者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的,依照本法規(guī)定單獨計算個人所得稅。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條 個人所得稅法規(guī)定的個人所得范圍,工資薪金所得,是指與個人就業(yè)或者就業(yè)有關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和其他收入。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設計、裝修、安裝、繪圖、檢測、醫(y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翻譯、稿件等勞務取得的收入。審查、書畫、雕塑、影視、錄音、錄像、演出、演出、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jīng)紀服務等勞務收入。
2、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個人以圖書、報紙、期刊形式出版、出版作品所取得的收入。使用費收入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等特許使用權取得的收入;提供版權使用權的收入不包括版稅收入。個人所得稅表是計算個人所得稅的表格。個人所得稅稅率是個人所得稅稅額與應納稅所得額之比。個人所得稅稅率由相應的國家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按個人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收入達到繳納標準的公民的義務。2018年8月31日,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將個人所得稅月免征額從3500元提高到5000元,2019 年 1 月 1 日實施。
3、個人所得稅稅率:綜合所得,適用3%至45%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營業(yè)收入,超額累進稅率5%至35%(稅率表附后);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chǎn)租賃所得、財產(chǎn)轉讓所得和意外所得,按比例征收20%的稅率。應納稅所得額=月收入-5000元-專項扣除(三險一基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額注:新個稅法自2019年1月1日起實施,最新免稅及稅率自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新稅法規(guī)定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工資薪金的應納稅所得額為月收入減去支出5000元、專項扣除等依法確定的扣除額后的余額,按個人所得稅按月折算計算繳納。費率表(適用于綜合收益),不額外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