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1 19:18:08
1、創(chuàng)造并使用斗拱結構形式,斗拱是中國古代建筑體系特有的形制,它既是上部梁架和立柱之間傳遞荷載的結構構件,又以其自身優(yōu)美、華麗的造型而成為建筑的主要裝飾構件。是集結構功能與裝飾功能與一體,在中國建筑體系中獨有的構件。
2、實行單體建筑標準化,中國古代建筑,無論是宮殿、寺廟、住宅等,不論其規(guī)模大小,外觀體形皆由臺基、屋身和屋頂三部分組成。
3、使用木材作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構柱梁為承重骨架,以木材、土或其它材料為圍護物的木構架建筑體系。
4、中國古建筑大到結構部件、脊吻、瓦當,小到門窗、門環(huán)、角葉,都具有很鮮明的裝飾形狀或圖案。這些裝飾裝修構件多為玲瓏剔透的木刻造型。傳統建筑木裝修無論在工藝技術和藝術各方面都有極高的成就,以木結構為主體的中國古建筑中裝修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5、建筑由多重院落組成,中國傳統建筑院落的形式結構蟄伏著封建儒家思想的靈魂,院落是中國古代建筑體布局的精神內核,它是由屋宇、圍墻、走廊圍合而成的內向性封閉空間。
6、色彩的施用,古建筑從西周時就運用色彩作為“明貴賤、辨等級”之用,春秋時不僅宮殿建筑柱頭,護欄,梁上、墻上有彩繪,并已使用朱紅、青、淡綠、黃灰、白、黑等色。秦代繼承戰(zhàn)國時禮儀,更重視黑色。漢代,發(fā)展了周代陰陽五行理論,五色代表方位更加具體。
青綠色象征青龍,代表東方;朱色象征朱雀,指南方;白象征白虎,代表西方;黑象征玄武,代表北方;黃象征龍,表示中央。這種思想一直延續(xù)到清末。天花一般為青綠色調,棟梁為黃、紅、金、藍色調,柱、墻為紅色或大紅色,這是中國古建筑的又一大特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國古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