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5 21:35:15
大理有四絕:風、花、雪、月,即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梢源蟾趴吹接新玫甓麨轱L花雪月大旅店,名字讓整個大理滿盈了畫中有詩。聞名作家曹靖華游過大理之后,對大理的風、花、雪、月四景感觸萬千,賦留風花雪月詩一首:下關風,上關花,下關風吹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蒼山雪。
這次的云南行全靠云南當?shù)貎?yōu)選向導丟丟細心安排,高級試住點評師,試吃點評師果然名副其實,在完全不操心的情況下玩的開心,吃得特色,住的舒服。給大家大致介紹一下丟丟美女吧,一個嫁到云南的上海妹子,據(jù)說是逃離霧霾也愛上了這里,她帶我們走進了不一樣的云南,體會到了更多原汁原味的云南@丟丟達人在麗江古城的大街光輝燦爛擺賣的,白族人家籬墻上探出的簇簇紅艷。粉墻畫壁是白族構筑裝修的一大特性。墻體的磚柱和貼磚都刷灰勾縫,墻心粉白,檐口彩畫寬窄紛歧樣,飾有顏色相間的裝修帶。以種種多少圖形部署花空作花鳥、山川,書法等文人字畫。一仰面,路閣下的屋子,用飯間,一轉身的白墻上,頗具中國水墨特色的山川花鳥時時可見,這真是一個愛美且具清雅之氣的民族,回想起看過的影戲《五朵金花》,溫婉如花的白族女子永世刻在了回想中。洱海說是海,實在是個高原湖。它悄悄依臥在云霧旋繞的蒼山和大理壩子間,湖面清潔透明、波光粼粼,海面宛如碧澄澄的藍天,海天一色,給人以平靜而悠遠的感觸。咱們呆在大理的幾個晚上都沒有玉輪,洱海月就沒能了解了。可觀得縱情的算是洱海了,為了想知道洱海有多大,咱們的車子將這顆高原明珠繞了一圈。
在洱海邊,在距離大理古城幾十公里外有一個地方叫雙廊,這里人們過著田園般的生活 ,空氣中彌漫著悠閑的氣息。來雙廊,漫步于集市上,品嘗當?shù)孛朗常驹诳諘绲南锏郎?,靜心感受古鎮(zhèn)的美好。
這個小鎮(zhèn)遠遠望去,像一座被遺忘的古樸漁村,安靜地坐落在洱海邊。然而當你走進雙廊,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她是一座巨大的民居建筑博物館。這里保存著很多,最好的白族居民建筑。那獨具特色的造型,考究的結構,都給人一種莊重雄渾而又不失輕巧靈透,古樸典雅。
提前網(wǎng)上預訂好了隨云低奢酒店,當我們的車來到雙廊正趕上修路,打電話給管家來接我們。雙廊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能汽車進入古鎮(zhèn)了,村口會有電瓶游覽車和三輪車,每人10元送到村里。來雙廊,走街串巷,除了領略白族建筑風格,還要品嘗一下那只屬于雙廊的味道,復興破酥粑粑和玉蘭軒涼雞米線。復興破酥粑粑,分甜咸兩種,甜的是糖餡,咸的是肉餡。守著火爐等待鮮鮮出爐的粑粑,咬一口,再咬一口感受那外皮香酥而內(nèi)在綿軟的美味。玉蘭軒的涼雞米線,那是隱藏的真正美味。這里的涼雞米線,米線軟糯彈牙,醬料鮮甜,炸醬濃郁,蘿卜絲爽脆,看起來普通的搭配,在獨家秘制的配醬下卻有意想不到的美妙。
來到酒店的大廳就被裝修風格吸引,一樓的公共區(qū)域很大,推開門就是洱海,每個物件都是吸引眼球的,看出了老板的用心。酒店總共4間客房,在二樓和三樓,每間客房都是非常大,我們預定了二樓陽臺海景房。
在雙廊隨云,無處不透露著一股濃濃的文藝氣息,這里是文青喜愛的地方。在雙廊有一個很特別的玩法那就是泡酒店,在這個小小的漁村里聚集了無數(shù)精致特別的客棧,各具特色。雙廊的客棧幾乎都是沿海而建,主要分布在玉幾島,碼頭和大建旁村里。花上一個半天時間游蕩在這些客棧間,感受各種品味獨特的設計和裝飾。
漫步在雙廊古鎮(zhèn),尋找各種文藝小清新,不知道是在下一個路口或是在某個角落還是轉角就遇見了驚喜的小風景,這是屬于雙廊的慢時光。
在雙廊碼頭,放眼望去,遠處的玉幾島、小金梭島猶如一對鴛鴦,漂浮在洱海之中。這里背負蒼山,面臨洱海,聽一首歌慢慢地感受蒼山洱海海風光第一鎮(zhèn)的美。這里是慢生活的理想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里是雙廊。它使你內(nèi)心安定,褪去浮躁,仿佛瞬間遺忘了所有,只為與它相見。
一條并不算太寬的公路,沿著湖邊蜿蜒伸展。而最美的美景往往在每一個拐角處。洱海之美,美在它的一塵不染,美在它的與世無爭超凡脫俗。清悠的美景,閑適的生活節(jié)奏。一路的風景只管出發(fā)吧……這次的云南行全靠云南當?shù)貎?yōu)選向導丟丟細心安排,高級試住點評師,試吃點評師果然名副其實,在完全不操心的情況下玩的開心,吃得特色,住的舒服。給大家大致介紹一下丟丟美女吧,一個嫁到云南的上海妹子,據(jù)說是逃離霧霾也愛上了這里,她帶我們走進了不一樣的大理,體會到了更多原汁原味的大理。@丟丟達人在麗江
沿著洱海騎行,無需攻略,隨心隨意就好。在洱海環(huán)游中你一定不會錯過的便是洱海那獨特的水中樹奇景。為了美化洱海周邊環(huán)境,在繼“三退三還”之后,開始在洱海周邊大量植樹造林,形成連綿數(shù)十公里的綠色屏障,而一些原先生長于魚塘邊田邊的樹木,“三退三還”后,成為水中樹。這些樹由于長期生長于水中,適應了洱海的水生環(huán)境,在清澈的洱海水中亭亭玉立,成了獨特的“水中樹”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