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1 20:41:43
混凝土的色差產生的原因是: 1)混凝土澆筑間隔時間過長,出現(xiàn)冷縫(或者明顯的印跡)。
這樣下面的混凝土和上面的混凝土顏色會有較明顯的差異。
下面的混凝土顏色較深,上面新打的混凝土顏色會淺一些。
2)3m處和3m以上的混凝土顏色不一致,例如某些材料如粉煤灰、礦粉顏色突然變化也會引起混凝土的顏色差異。
但這種差異不會有明顯的分界。
3)混凝土坍落度差異會造成一定的顏色,但顏色差別不是很大,也不會有明顯的分界線。
混凝土簡介:混凝土,簡稱為“砼(tóng)”:是指由膠凝材料將集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的統(tǒng)稱。
通常講的混凝土一詞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可含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它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
表面色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在硬化后,某些表面色斑也在逐漸形成。
因其變化隨著混凝土的組成成分、時間長短、外界環(huán)境情況等不同而不同,故混凝土表面色斑種類繁多。
盡管色斑種類復雜,但工地常見混凝土表面色斑從形成深度劃分,總體上可以分為兩類: (1) 表層型色斑。
即混凝土顏色的差異僅發(fā)生在混凝土表層,可以通過對混凝土的沖洗與打磨來消除其差異。
(2) 深層型色斑。
主要來自混凝土內部,有一定深度,是混凝土本身顏色差異造成的,暫無可靠的方法消除它。
1 表層型色斑 由于混凝土組織為多孔質,表面相對較粗糙,極容易吸收污水或粘附粉塵等,從最初的模板、脫模劑的影響到形成后外界環(huán)境的污染來看,常見表層色斑,主要來自污染。
模板銹斑污染 由于潮濕環(huán)境模板的涂刷不能很好阻止局部氧化,這些鐵銹等氧化物很容易被混凝土表面吸附,形成銹斑,顏色多呈黃褐色。
根據(jù)鐵銹產生的原因,防止表層銹斑的辦法有: (1) 對施工用模板的涂刷應及時,并且使用質量好的脫模劑,如環(huán)氧樹脂型脫模劑等,以阻止銹源的產生。
(2) 一旦混凝土出現(xiàn)銹斑,應及時處理。
通常表層小面積可用鋼刷刷除,范圍較大采用1∶10 的草酸溶液進行擦洗后再進行砂輪機打磨,以還原混凝土本色。
脫模劑污染 工地使用的脫模劑種類很多,質量也高低不一。
常用的油質脫模劑,都具有一定的染色,也就是污染問題。
如采用柴油作脫模劑,混凝土表面顏色多發(fā)暗;采用機油(一般較粘稠,不易刷開) 作脫模劑,表面顏色多發(fā)白。
施工經驗證明使用液壓油是油質脫模劑中對混凝土表面顏色污染最小的品種。
針對脫模劑的污染,通常的辦法有: (1) 采用優(yōu)質脫模劑。
目前工地上使用的優(yōu)質脫模劑主要為環(huán)氧樹脂型脫模劑,不污染混凝土,表面光潔,色澤均勻,并且可多次倒用。
當使用液壓油作脫模劑時,盡量選用質量好的品種。
(2) 按比例配合使用。
由于柴油和機油作脫模劑,各自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顏色差異,在使用過程中,如沒有合適優(yōu)質的脫模劑,可采用一定比例來摻配以調和其顏色,通常柴油和機油按1∶4 的比例進行摻配, 也可收到較好的顏色效果。
(3) 由于低質脫模劑污染面積通常較大,表面處理的難度大。
小面積顏色較深可用磷酸配成溶液,對混凝土表面進行擦洗,再用鋼刷刷除,使其先變成白色,后恢復混凝土本色。
如顏色污染輕,可采用漂白劑進行擦洗。
外界環(huán)境污染 混凝土是一種極易受污染的物質。
在城市、工廠等煙塵和粉塵污水多的地方,污染最為嚴重,影響面積也最廣。
通常對外界環(huán)境污染造成混凝土表面色斑,如粉塵污染、青苔污染、污水污染等等,處理的技術難度不大,但重復污染的可能性大。
唯一有效的辦法是盡量減少各種污染源,凈化環(huán)境,以保護混凝土顏色不受或少受侵害。
深層型 混凝土深層色斑,不是污染造成的,而是混凝土的內部成分發(fā)生了變化,一旦混凝土表面形成色斑, 基本上用簡單的沖洗打磨等辦法無法消除,從理論上說只能防止此類色斑的發(fā)生。
對混凝土深層色斑影響的原因很多,常見有: 水泥質量的變化 (1) 水泥質量不穩(wěn)定。
由于水泥廠家生產工藝較差,或者出現(xiàn)生產量小供應量大的情況,致使水泥質量不穩(wěn)定,經常發(fā)生波動,水泥成分的劇烈變化,極易導致混凝土表面色斑的產生。
從某種程度上說,水泥的顏色基本上決定了混凝土的顏色,混凝土深層色斑,主要來自水泥成分的變化(骨料的顏色對混凝土顏色的影響遠沒有水泥大) 。
通常水泥的顏色隨化學成分和生產條件變化而變化,其顏色主要由水泥成分中的氧化鐵和氧化鎂的含量以及它們的比例而定,一旦成分含量及比例失調,顏色就會急劇變化。
當然水泥熟料的燒成溫度、冷卻速度和水泥的細度也有一定影響,但影響程度小。
(2) 不同種類不同廠家水泥混用。
工地施工時出現(xiàn)水泥備料不足,或者原有水泥生產廠家供應不及時,發(fā)生水泥混用的現(xiàn)象。
普通硅酸鹽水泥一般為青灰色,礦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是在硅酸鹽水泥中摻入了灰顏色的高爐礦渣、粉煤灰等,雖基本成灰色但仍與普通硅酸鹽水泥的顏色有所不同,另外相同品種不同廠家水泥,由于生產差異,也不能混用,施工中一旦發(fā)生混用,混凝土產生色斑的機率會急劇增加為防止水泥發(fā)生變化,主要措施為: (1) 嚴格控制水泥來源,避免不同種類不同廠家水泥混用。
所用水泥盡量選用生產工藝先進,生產供應能力強的大廠,對水泥質量無法保證的廠家,要予以更換。
一般來說,小廠由于生產條件限制以及供應能力有限,所產水泥很難保障其質量長期穩(wěn)定及所有成分不發(fā)生劇烈的波動,特別是有些小廠在供應緊張時常出現(xiàn)東拼西湊的現(xiàn)象,一旦供應不上就將附近小廠家的水泥納入自家的門下,進行臨時替代供應 (2) 加強水泥顏色的檢測。
工地上常有同種水泥不同批次的顏色卻有很大差異的現(xiàn)象發(fā)生,有時呈灰色,有時呈青灰色,有時又呈黑色,這種現(xiàn)象在某些正規(guī)的大廠也沒有很好杜絕。
從而要求工地每進一批水泥,就要對其顏色進行目測對比和混凝土本色的試驗,如顏色發(fā)生較大的變化,應禁止使用拌和質量差 通常在混凝土使用的水泥質量不發(fā)生變化的條件下,拌和質量對混凝土表面顏色的影響占了主導地位。
其影響因素主要有: (1) 水灰比變化的影響。
由于對用水量掌握不準,攪拌的混凝土時干時稀,水灰比變化幅度大。
一般情況下,水灰比小(坍落度小于40mm) 的混凝土干硬后多呈青灰色,顏色相對較深,水灰比大(坍落度大于160mm) 的混凝土干硬后多呈灰白色,顏色較淺。
施工中混凝土水灰比的變化常使結構物混凝土出現(xiàn)盤與盤之間顏色明顯的差異。
(2) 混凝土內部質地不均。
混凝土拌和質量不良影響了混凝土內部各處均勻性發(fā)生變化,極易造成顏色上的差異,這是為什么同一盤混凝土灌注的結構物表面顏色會出現(xiàn)明顯差異的原因。
對混凝土拌和質量差問題的防治,主要有: (1) 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應做到混凝土配合比各組分用量準確,特別是用水量的準確,確保水灰比在極小范圍內波動。
(2) 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拌和質量,適當延長混凝土的拌合時間,確保拌和質量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