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2 04:51:29
前幾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個裝修達人,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將自己的單身小公寓裝修成她喜歡的樣子,翠綠的墻壁,格子布的落地窗簾,多彩的瓷磚,陽臺上滿滿的綠植小花園,一張?zhí)梢?,一本書,某個愜意的午后,淺笑安然,那么精致小巧,又那么富有家的味道,一切都是自己最愛的樣子,想想有幸能置身其中,也會夢中帶笑吧。
也許每個人都想擁有這樣一個家,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地方,可以肆意撒潑,不用擔心擾了誰,或聽歌,或追劇,亦或準備一場精致的晚餐,不用成為別人希望的自己,也不用去迎合誰,懶了倦了就席地而坐,躺著,坐著,跳著,笑著,亦沒有人評論是否符合自己的形象。詩意的生活,愜意的人生。
曾有人說,你這樣誰愿意娶你,我說,沒事,沒人娶自己一個人,挺好,又說,那不是很孤獨,我說,慢慢就習慣了。是啊,沒有人能懂,寧愿一個人生活,是挺孤獨,但不是孤單。關(guān)注過一個公眾號“一個人Alone”,喜歡她的文字,娓娓道來的流暢,述說著獨有的那份心聲,有時候似乎就把自己當作了故事中的主人公,文藝清新,沒有華麗的辭藻,但有時卻能打動心弦。
梭羅的《瓦爾登湖》第一篇生計中就重點筆墨講述了關(guān)于房子這回事,野蠻人可以鑿洞穴,蓋上木板和樹葉,就成為一個溫暖的家,而文明人耗盡半輩子才能得到一個“華麗”的磚瓦房,社會的進步帶給人的是虛榮心泛濫,也許有的人并不需要那樣一所房子,但是鄰居都有了,為什么自己不能擁有了,于是成為社會現(xiàn)象和趨勢。其實,這個觀點放在今天來看,一點也不過時,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希望有一所自己的家,自己的居所,可是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擁有一個家,無異于耗費大半輩子的財力,房奴車奴已經(jīng)成為8090的一個熱門標簽,是我們太功利還是這個社會太急躁,也許沒有人能去真正解釋其中緣由。
羨慕小時候無憂無慮的奔跑,追逐,玩耍,我記得,家門前有一片田地,一到春暖花開時,田地里長滿了藍色無名小花,還有各種小草,我喜歡采摘滿滿的一束帶回家,插在喝完飲料的塑料瓶里,還有屋后成片成片金黃色的油菜花地,午后的課堂,微醺的春風帶來屢屢花香,帶走我的思緒,俗稱“春困”。多少年沒有再與你相識,似乎已經(jīng)忘記了那片花海,忘記了那份快樂的記憶時光。
下班后擁擠在人聲嘈雜的地鐵,熙熙攘攘,想起最近要忙著換房子,忙工作,日復一日的重復,看著車窗外漆黑的高樓瓊宇以及玻璃上憔悴的面容,我想問自己,這樣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嗎?多少次夜深人靜時候走在這個陌生的城市,突然的想家,想那個溫暖的地方,人來人往的街道似乎與自己格格不入,一動一靜,多么鮮明的對比??墒牵瑲q月不是那么靜好,也沒有人能替你負載前行,只能收起眼淚,繼續(xù)行走。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選擇,就像回家創(chuàng)業(yè)的同學,我欽佩你的勇氣,放棄一線城市高薪的工作,去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業(yè),就算家人反對,也堅持到底;就像北漂的我們,雖然忍受著日漸上漲的房租和擁擠的街道,也照樣每天按時上下班,只為在這個城市更多的留下你的足跡。沒有誰去判斷選擇的對與錯,只是一旦做出選擇,哭著也要走完這條旅途,因為人生只是一場單程旅行,有的人能有幸陪你一程,更多的還是靠自己走完這一生。畢竟,人生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