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2 04:20:59
古代的時候逃犯都喜歡去寺廟,無論是黃巢、李自成這樣的英雄,還是建文帝的帝王,或者是魯智深、武松這樣的草莽,都是在走投無路的時候都是出家做了和尚,而不是進入道觀。
佛教最廣為流傳的兩句口號,“苦海無涯,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相比于道教,佛教更會接受這些曾經(jīng)犯過錯的人,這樣子也是讓這些逃犯更加愿意接受佛教的原因吧!還有一點那便是佛教的文化高深,無論是建文帝還是李自成或者是黃巢經(jīng)歷過大起大落的人,他們有過重大失誤,還有明智的決定,在失敗后這些人更多的是回憶過往人生,而佛教這點相比于道觀更是適合這些人懺悔人生。
當和尚也可以躲避官兵的追捕,因為當了和尚,就是換了一種身份,俗家姓氏也會被隱藏,只要有路引就會讓其放行,對于逃犯來講是很方便的,但是這個也不是絕對的,但是大部分都是依靠和尚的身份躲避官兵,所以逃犯會選擇寺廟。
古代大部分的人都留長發(fā),胡須的習慣,到了三四十歲的時候已經(jīng)是曼聯(lián)得到胡須了,基本看不上面貌,道士是中土宗教信仰,有著“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的影響,所以很受愛護,必須留發(fā)留須,當了道士變化不會很大,不利于隱藏逃犯的身份,而和尚就不一樣了,出家前要受戒,不僅要剃光頭發(fā)還要剃掉胡須,所以面貌大改,而古代的畫像也就是一張簡單的平面圖,改頭換面的話根本無法逮住逃犯,所以一般逃犯都會選擇寺廟而非道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