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1 23:33:51
色達,青藏高原上的佛國,藏民族史詩《格薩爾王傳》的發(fā)祥地之一。人們前往色達,或為一睹紅房子的壯觀,或為追尋心靈的凈土,亦或為一生的修行。隨著大量修行者的到來,紅色的藏式木屋越來越多,然而,這背后隱藏著巨大的安全隱患。今年4月,色達將迎來拆簡改造。改造后,色達的壯觀將不再如往昔。
從成都出發(fā),673公里的車程,12-13小時的顛簸,從海拔500米攀升至4000米,一路與高山白云相伴,抵達色達縣,人們一陣騷動后,很快融入了這里的氛圍。
色達縣城不大,主干道7豎4橫,從頭走到尾只需半小時左右,但高反狀況卻讓大部分人都感不適,尤其是海拔和含氧量帶來的影響,使人們在白天生龍活虎,夜晚卻頭疼不已。
色達,又名“金馬”,據(jù)說因產(chǎn)黃金而得名。然而,實際探訪時,藥師佛塔未開放,措欽大殿關(guān)門,金馬草原未見美景,轉(zhuǎn)佛塔也無好運可言。東嘎寺的藥師佛塔、措欽大殿、金馬草原,只是傳說中的美好景象,實際探訪卻未得見。
東嘎寺內(nèi),藥師佛塔和措欽大殿均未開放,金馬草原也未見黃綠相間的美景,唯有大殿背后依山而建的扎倉(僧房)令人印象深刻。走在路上,偶遇藏族老人家,奶奶想要與我聊天,看到手機便伸手拿起,歡喜地看著。爺爺說這里有汪汪,我撿起石頭,他們便跑開,這一幕讓人心生暖意。
前往擁有酷炫名字的塔——鄧登曲登降魔塔,一路上車神出鬼沒,終于到達。一樓轉(zhuǎn)經(jīng)處光線暗淡,藏民虔誠轉(zhuǎn)經(jīng),光線照在她們的辮子、衣角上,接著消失在暗處。窗戶上貼著藏民的生活照和身份證復(fù)印件,他們相信佛的力量,而非隱私。
前往佛學(xué)院的路上,乘坐公交車,車上有人穿著厚藏袍,有人一臉熱懵逼地看著我。下車后,乘坐公交至山頂,與佛學(xué)院的公交一樣神秘莫測。山頂熱鬧非凡,素食館、紅房子、金頂、紅衣飄過,我成了唯一的非紅色服飾的游客。站在廣場上,感到有些無措,不知道該去往何方。
佛學(xué)院內(nèi),四通八達,經(jīng)堂、扎倉、覺姆區(qū)、漢人生活區(qū)、藏人生活區(qū)、蒙人生活區(qū)、壇城,錯綜復(fù)雜。扎倉區(qū)的紅色木屋,新來的僧人們搭建起來,逐漸形成了色達的特色。扎倉區(qū)內(nèi),僧人以藏人最多,其次為蒙人,越來越多的漢人來到這里,形成了漢人生活區(qū)。
在色達,想與年輕人交流,卻因他們行色匆匆的步伐而止步。初到甘南時的獵奇心理,對天葬臺的恐懼,讓我在色達的天葬臺只感受到對生命的尊重和對死亡的平靜。
在色達,我學(xué)會了在山上亂竄,在屋與屋之間游走,在陌生人之間招手,在那些房子前發(fā)呆。我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只是“浪費”在這里,卻從中找到了樂趣。色達縣城的格薩爾王博物館也值得一訪,展覽內(nèi)容豐富有趣,展示了四川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民俗民風(fēng)以及格薩爾王的歷史。
色達的改造雖將改變其壯觀景象,但色達的魅力依然在于它獨特的氛圍和人們對于修行的追求。在色達的消失之前,讓我們珍惜并記住這里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