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1 16:41:14
桐城話是贛語還是江淮官話?
桐城土話舊屬江淮官話,其中有許多鮮活的字詞已約定俗成,世代相沿。這些土話有些為中古遺音,以音指稱物事,僅限于本方言區(qū)歷代先民之間交流,如“膝蓋”之土話,大意可繹為“索六坡子”,短褲(文言謂“犢鼻裈”)在桐城北鄉(xiāng)土話叫“麻布找”等,就比較典型,這是其它漢語地區(qū)人不講也聽不懂的,屬基礎方言。但有些土話并不“土”,如“把鞋趿(音颯)之”,“趿”就不算土語,是講漢語地區(qū)的人所共同使用的,屬民族共同語,這些字,有的在古漢語中稱為“俗”字。
桐城方言中有些是道地的土話,如前面所舉的“索落坡子”“麻布找”“小昂”等,為外地人所不解;有些土語聽起來像是方言,其實它本來就是民族共同語言,有些字原來在古代漢語中就有的。這足以說明在桐城這片文化之鄉(xiāng),不僅讀書人能通古漢語,連普通百姓在日?;钪?,也能使用并保留著一些古漢語語匯,這正好印證了桐城人“窮不丟書”的文化傳統(tǒng)。本文參考《康熙字典》《漢語大字典》等典籍,選擇桐城土話中常用的十個字為例,以作茶馀飯后之談資。
桐城話主要屬于江淮官話的范疇。江淮官話是官話的分支之一,地域分布范圍大致在江蘇、安徽、江西和浙江四省的中部地區(qū),以宿遷官話、淮安官話、揚州官話、安慶官話等較為典型。
而贛語是中原官話下屬的一個方言,主要分布在江西省的中南部和東部地區(qū),包括贛州、南昌、上饒、宜春、九江、景德鎮(zhèn)、萍鄉(xiāng)等地。
雖然江淮官話和贛語都屬于中原官話的分支,但兩者的地域分布和語音特點有所不同,桐城話的地理位置在安徽省,其語音特點更接近于江淮官話。
桐怎么組詞?
1、油桐[ yóu tóng ]
解釋:一種種子可制做桐油的中國喬木。
油桐分布于我國 秦嶺 、 長江 流域以南, 四川 、 湖南 等地盛產(chǎn)。種子榨油為“桐油”。
2、梧桐[ wú tóng ]
解釋:一種落葉喬木,長柄葉呈掌狀分裂,開黃綠色單性花。木材質輕而堅韌,可制樂器等。
梧桐,錦葵目梧桐屬,一種落葉喬木。核果近球形,成熟時藍紫色。
3、泡桐[ pāo tóng ]
解釋:落葉喬木,葉子大,花冠紫色,結蒴果,長圓形。 木材質地疏松,可制樂器、模型等。
泡桐,別名:白花泡桐、大果泡桐,空桐木等。樹皮灰色、灰褐色或灰黑色,幼時平滑,老時縱裂。假二杈分枝。
4、桐油[ tóng yóu ]
解釋:油桐果實榨出的油。
桐油是一種優(yōu)良的帶干性植物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輕、光澤度好、附著力強、耐熱、耐酸、耐堿、防腐、防銹、不導電等特性,用途廣泛。
5、桐花[ tóng huā ]
解釋:古時女子發(fā)式之一。
宋 周邦彥 《浣溪沙·黃鐘》詞:“爭挽桐花兩鬢垂,小妝弄影照清池?!保ㄒ馑迹盒∨儬幹轮峦┗ú逶诖怪膬婶W上,稍飾打扮便在清池邊擺弄自己的身影。她們還沒穿好鞋子,就踩著襪子蹦出門簾追逐蜜蜂。)
桐珪、凡桐、桐棺、桐杖、爨桐、貞桐、撫桐、桐布、桐圭、桐帽、檀桐、亳桐、板桐、珙桐、桐雷、疏桐、桐乳、弦桐、霜桐、桐梧桐馬、雕桐、綠桐、桐葉、山桐子、桐城派、梧桐木、桐花鳳、梧桐樹、梧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