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2 00:05:57
法國人在湛江留下了豐富的西式建筑遺產(chǎn),這些作品不僅僅是建筑物,更是歷史的見證,它們生動地展現(xiàn)了法國建筑藝術(shù)在20世紀初的流行風格。從霞山海濱路一帶的法國公署樓、維爾多天主教堂、福音堂、到東方匯理銀行舊址,以及廣州灣法國警察署舊址,每一座建筑都承載著特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意義。
霞山的維多爾天主教堂,作為湛江唯一的哥特式教堂,巍峨高聳,莊嚴肅穆,四周綠樹環(huán)繞,成為城市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教堂始建于1903年,磚石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雙尖石塔設計,建筑面積約600平方米,大廳能容納近干人,是當時華南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之一。1991年,教堂被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歷史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不容忽視。
東方匯理銀行舊址,現(xiàn)今為湛江工商銀行營業(yè)部,是湛江最早的銀行之一,位于霞山民治路和延安路交匯處。1926年,法國“東方匯理銀行”在廣州灣的“西營”設立分行,標志著廣州灣首家近代銀行的誕生。作為法國政府在法屬殖民地發(fā)行貨幣的代表,東方匯理銀行在當?shù)氐慕?jīng)濟活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發(fā)行的越南紙幣成為了廣州灣的官方貨幣。
霞山區(qū)延安路基督教福音堂,是一座基督教徒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由美國基督教牧師時樂士于民國14-25年間(1925-1936)所建。福音堂內(nèi)設禮拜堂和幼稚園,總面積247平方米,高9米,其設計融合了教堂與教育的功能,體現(xiàn)了當時社會對宗教與教育的重視。
廣州灣法國警察署舊址,位于霞山延安路,與廣州灣法國公使署一街之隔,是法國入侵湛江后設立的警察署所在地,反映了法國在殖民地的統(tǒng)治秩序。樓高二層,面積400平方米,磚石砌筑,建筑風格莊重肅穆,是湛江法式建筑遺跡中最早的建筑之一。
赤坎的4座更樓和炮樓,特別是位于現(xiàn)時新景路的一座被指是法國殖民時代的炮樓,見證了城市的歷史變遷和防御體系。這些法式建筑不僅是歷史的見證,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湛江市近年來對這些法式建筑給予了必要的保護,一些建筑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一些仍在使用并發(fā)揮著一定作用。這些建筑不僅為城市增添了獨特的風貌,也成為了吸引游客和研究歷史文化的寶貴資源。
擴展資料
"白瓦特"是19世紀第一艘闖入中國領海廣州灣(湛江)的法國殖民者的軍艦名稱。,“白瓦特城”是湛江人民永久的傷痛,湛江也曾被冠以帶有鮮明殖民色彩的名稱———“白瓦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