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2 12:31:59
一、施工工藝1、施工工藝流程
2、施工工藝要點2.1彈線用水準儀在房間內每個墻(柱)角上抄出水平點(若墻體較長,中間也應適當抄幾個點),彈出水準線(水準線距地面一般為500mm),從水準線量至吊頂設計高度加上12mm(一層石膏板的厚度),用粉線沿墻(柱)彈出水準線,即為吊頂次龍骨的下皮線。同時,按吊頂平面圖,在混凝土頂板彈出主龍骨的位置。主龍骨應從吊頂中心向兩邊分,最大間距為1000mm,并標出吊桿的固定點,吊桿的固定點間距900~1000mm,遇到梁和管道固定點大于設計和規(guī)程要求,應增加吊桿的固定點。
石膏板吊頂剖面圖2.2固定吊掛桿件采用膨脹螺栓固定吊掛桿件。不上人的吊頂,吊桿長度小于1000mm,可以采用6的吊桿,如果大于1000mm,應采用8的吊桿,還應設置反向支撐。吊桿可以采用冷拔鋼筋和盤圓鋼筋,但采用盤圓鋼筋應采用機械將其拉直。上入的吊頂,吊桿長度等于1000mm,可以采用8的吊桿,如果大于1000mm,應采用10的吊桿,吊桿的一端同_30×30×3角碼焊接(角碼的孔徑應根據(jù)吊桿和膨脹螺栓的直徑確定),另一端可以用攻絲套出大于100mm的絲桿,也可以買成品絲桿焊接。制作好的吊桿應做防銹處理,吊桿用膨脹螺栓固定在樓板上,用沖擊電鉆打孔,孔徑應稍大于膨脹螺栓的直徑。2.3在梁上設置吊掛桿件2.3.1吊掛桿件應通直并有足夠的承載能力。當預埋的桿件需要接長時,必須搭接焊牢,焊縫要均勻飽滿。2.3.2吊桿距主龍骨端部不得超過300mm,否則應增加吊桿。2.3.3吊頂燈具、風口及檢修口等應設附加吊桿。2.4安裝邊龍骨邊龍骨的安裝應按設計要求彈線,沿墻(柱)上的水平龍骨線把L形鍍鋅輕鋼條用自攻螺絲固定在預埋木磚上,如為混凝土墻(柱)上可用射釘固定,射釘間距應不大于吊頂次龍骨的間距。2.5安裝主龍骨2.5.1主龍骨應吊掛在吊桿上,主龍骨間距900~1000mm。主龍骨分為不上人UC38小龍骨,上人UC60大龍骨二種。主龍骨宜平行房間長向安裝,同時應起拱,起拱高度為房間跨度的1/200~1/300。主龍骨的懸臂段不應大于300mm,否則應增加吊桿。主龍骨的接長應采取對接,相鄰龍骨的對接接頭要相互錯開。主龍骨掛好后應基本調平。2.5.2跨度大于15m以上的吊頂,應在主龍骨上,每隔15m加一道大龍骨,并垂直主龍骨焊接牢固。2.5.3如有大的造型頂棚,造型部分應用角鋼或扁鋼焊接成框架,井應與樓板連接牢固。2.5.4吊頂如設檢修走道,應另設附加吊掛系統(tǒng),用10mm的吊桿與長度為1200mm的_15×5角鋼橫擔用螺栓連接,橫擔間距為1800~2000mm,在橫擔上鋪設走道,可以用6號槽鋼兩根間距600mm,之間用10mm的鋼筋焊接,鋼筋的間距為@100,將槽鋼與橫擔角鋼焊接牢固,在走道的一側設有欄桿,高度為900mm可以用_L50×4的角鋼做立柱,焊接在走道槽鋼上,之間用30×4的扁鋼連接。2.6安裝次龍骨次龍骨應緊貼主龍骨安裝。次龍骨間距300~600mm。用T形鍍鋅鐵片連接件把次龍骨固定在主龍骨上時,次龍骨的兩端應搭在L形邊龍骨的水平翼緣上。墻上應預先標出次龍骨中心線的位置,以便安裝罩面板時找到次龍骨的位置。當用自攻螺絲釘安裝板材時,板材接縫處必須安裝在寬度不小于40mm的次龍骨上。次龍骨不得搭接。在通風、水電等洞口周圍應設附加龍骨,附加龍骨的連接用拉鉚釘鉚固。吊頂燈具、風口及檢修口等應設附加吊桿和補強龍骨。2.7罩面板安裝第7頁吊掛頂棚罩面板常用的板材有紙面石膏板、埃特板、防潮板等。選用板材應考慮牢固可靠,裝飾效果好,便于施工和維修,也要考慮重量輕、防火、吸聲、隔熱、保溫等要求。2.7.1紙面石膏板安裝飾面板應在自由狀態(tài)下固定,防止出現(xiàn)彎棱、凸鼓的現(xiàn)象;還應在棚頂四周封閉的情況下安裝固定,防止板面受潮變形。紙面石膏板的長邊(既包封邊)應沿縱向次龍骨鋪設;自攻螺絲與紙面石膏板邊的距離,用面紙包封的板邊以10~15mm為宜,切割的板邊以15~20mm為宜;固定次龍骨的間距,一般不應大于600mm,在南方潮濕地區(qū),間距應適當減小,以300mm為宜;釘距以150~170mm為宜,螺絲應于板面垂直,已彎曲、變形的螺絲應剔除,并在相隔50mm的部位另安螺絲;安裝雙層石膏板時,面層板與基層板的接縫應錯開,不得在一根龍骨上;石膏板的接縫,應按設計要求進行板縫處理;紙面石膏板與龍骨固定,應從一塊板的中間向板的四邊進行固定,不得多點同時作業(yè);螺絲釘頭宜略埋人板面,但不得損壞紙面,釘眼應作防銹處理并用石膏膩子抹平;拌制石膏膩子時,必須用清潔水和清潔容器。2.7.2纖維水泥加壓板(埃特板)安裝龍骨間距、螺釘與板邊的距離,及螺釘間距等應滿足設計要求和有關產品的要求;纖維水泥加壓板與龍骨固定時,所用手電鉆鉆頭的直徑應比選用螺釘直徑小0.5~1.0mm;固定后,釘帽應作防銹處理,并用油性膩子嵌平;用密封膏、石膏膩子或摻界面劑膠的水泥沙漿嵌涂板縫并刮平,硬化后用砂紙磨光,板縫寬度應小于50mm;板材的開孔和切割,應按產品的有關要求進行。2.7.3防潮板飾面板應在自由狀態(tài)下固定,防止出現(xiàn)彎棱、凸鼓的現(xiàn)象;防潮板的長邊(既包封邊)應沿縱向次龍骨鋪設;自攻螺絲與防潮板板邊的距離,以10~15mm為宜,切割的板邊以15~20mm為宜;固定次龍骨的間距,一般不應大于600mm,在南方潮濕地區(qū),釘距以150~170mm為宜,螺絲應于板面垂直,已彎曲、變形的螺絲應剔除;面層板接縫應錯開,不得在一根龍骨上;防潮板的接縫處理同石膏板;防潮板與龍骨固定時,應從一塊板的中間向板的四邊進行固定,不得多點同時作業(yè);螺絲釘頭宜略埋入板面,釘眼應作防銹處理并用石膏膩子抹平;2.7.4飾面板上的燈具、煙感器、噴淋頭、風口蓖子等設備的位置應合理、美觀,與飾面的交接應吻合、嚴密。并做好檢修口的預留,使用材料應與母體相同,安裝時應嚴格控制整體性,剛度和承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