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2 09:24:09
校園環(huán)境設計中的創(chuàng)意理念
校園環(huán)境是學生成長中重要的教育資源。因此,任何一個創(chuàng)意設計都能跟快捷的表達進步的教育理念,促成學生優(yōu)秀品質和良好性格的形成。那么下面就由我?guī)Т蠹襾砜纯葱@環(huán)境設計中的創(chuàng)意理念吧。
一、創(chuàng)意設計之一:傳遞平等與尊重理念,鼓勵學生自立自主
作為重要的公共教育場所,校園設計有義務和責任傳達平等與尊重的理念,由此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立自主的意識。
1.設計適合學生人體尺寸的“安全”環(huán)境
為學生提供適合其人體尺寸的家具和空間環(huán)境非常重要。適宜的尺寸不僅能讓學生感到舒適方便,更重要的是能促進學生身體的健康發(fā)育。具體地講,這些設計包括教室內桌椅的尺寸、黑板的高度,洗手間的廁位尺寸、洗手臺的高度,圖書館的書架、儲物柜,以及窗臺、樓梯扶手的高度等,這些都要適合學生的身體特征。一些學校采用可調節(jié)高度的桌椅,以適合每個學生的需要。除了室內家具的設計,戶外活動空間和交流空間的尺寸也要適合學生的身體特征,如操場上的運動器材,游戲空間以及公共服務設施的尺寸。校園環(huán)境中各種空間、家具、用品的尺寸適當,能夠讓孩子們感受到這是屬于他們的世界,使他們在體驗舒適安全的環(huán)境時,更能感受每個設計所傳達的尊重和友善。
2.設計面向“所有人”的無障礙“通用”環(huán)境
國外一些發(fā)達國家主張讓殘障兒童進入普通學校與其他兒童一起接受主流教育,為這些孩子適應社會生活做好準備,因此對于校園的通用設計非常重視。通用設計有異于“無障礙設計”,它對“殘疾人”進行重新定義和身份認同,通過強調“為所有人設計”,有意擴大設計服務的對象,從而避免人們對“殘疾人”身份的過分關注,體現了對殘障人士平等對待和包容的態(tài)度。當前,國內也有越來越多的殘障兒童進入學校接受教育。因此,校園設計要關注是否滿足了不同殘障師生(包括肢體殘障、視力障礙、聽力障礙等)的需要,要在維護每個人尤其是弱勢人尊嚴的前提下為師生提供及時而周到的幫助。如建筑內外落差處的坡道設計、電梯內低位操作臺的設計、開門按鈕或自動感應門的設置、省力的門把手設計、合理的門寬設計、教室內黑板的多角度可視性設計、洗手間內的無障礙廁位設計、指示牌上盲文的設置、地面盲道的設計、公共區(qū)域輪椅空間的保留、清晰明了的導向系統(tǒng)設計、劃分功能區(qū)的地面易識別材質設計,等等,這些都為殘障師生在校園內自由行動提供了便利,使他們獲得與其他師生一樣的公共服務,并且獲得行為上的獨立性。
3.設計可供學生獨立使用的個性空間
為了尊重學生的隱私和個性化需求,學校應在校園里開辟可供學生單獨使用的空間,主要包括存儲空間和活動空間。存儲空間是指供學生放置私人用品的空間,既為學生保管物品提供便利,同時也促使他們養(yǎng)成整理自己用品、不亂放物品的好習慣。如教室里放置學習用品的架子、圖書室里放書本的柜子、運動場里放衣物的衣柜等。
此外,校園設計中要考慮為學生提供獨立學習的空間,這個空間可以是開放式、半開放式或封閉式的;可以是室外花園里的一把椅子、閱覽室書架旁的一個凳子,或者是圖書館里靠窗的一張寫字臺,教室外走廊上的一個沙發(fā)。學校也可以通過對座椅的創(chuàng)新設計,營造出相對獨立的小空間。這些空間的設計為學生獨立思考、獨立作業(yè)提供了便利,使學生在公共場所也能很容易找到一片安靜的學習空間。比如:澳大利亞的菲茨羅伊中學采用布簾分隔空間的方式,隨時可以打造出封閉式的獨立空間。而美國的John O.Tynes Elementary school的小型套間教室里專門開辟相對封閉的.小型活動空間和個人獨立活動空間,以滿足個性化學習的需求。這些設計讓學生可以像成人一樣擁有相對隱私和不被打擾的時空權利。當學生享用個人空間的同時,也會增強他們保護和尊重他人隱私的意識。
二、創(chuàng)意設計之二:倡導合作與分享精神,促進學生樂觀開放
要學會合作與分享,就要擁有樂觀開放的心態(tài),這就需要校園環(huán)境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他們能充滿激情,在感恩中學習、生活和成長。
1.設計充滿激情與活力的游戲場所
孩子通過玩耍來探索世界、汲取智慧,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學習驅動力。游戲空間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合作能力、自主能力、專注力等的發(fā)展。
其一,在不影響運動場功能的前提下,增設或引入新的游戲空間,提升空間的功能和趣味性。如英國倫敦的Charlotte Sharman小學在體育場邊上安置了兩個被稱為“俱樂部”和“舞臺”的木屋,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充滿想象力的空間,他們可以在這里表演自己構思的故事。
其二,對校園操場的地面進行再設計,用悅目的色條或色塊區(qū)分空間功能,同時增強運動場所的藝術性,讓人充滿聯(lián)想。
其三,可以考慮設計功能性雕塑,將其與游樂設施相結合展開藝術設計,讓孩子在充滿美感的設計中探索各種可能的游戲方式。例如:設計師開普登·羅納特為海牙小學設計的穿透室內外空間的“綠色管道”,巧妙地為學生提供了足球筐、滑梯、籃球架、螺旋座椅等游戲器具。
在校園空間允許的情況下,學校也可為學生開辟一個專門的游樂場所,提供能夠提升學生各方面體能的有創(chuàng)意的游戲器材。例如:澳大利亞圣瑪格麗特小學的“龍穴”游樂場,讓孩子在各種有意思的游戲運動中學會勇敢、堅強、合作和分享。
2.設計激發(fā)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藝術環(huán)境
世界各地的校園設計都很講究學生活動空間和學習空間的藝術性。充滿藝術感的校園氛圍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且可以讓他們學會藝術地生活,這將使他們受益終生。
其一,設計藝術化的建筑形態(tài),凸顯學校的活力和創(chuàng)新。如澳大利亞PEGS少年男校把學生宿舍設計成充滿想象力的建筑,其從正面看像是一座“鬼屋”,中部突出像是一個神龕,后面斜看像是馬戲團,整體建筑壯觀而且美觀。
其二,大膽使用色彩,營造校園的藝術氛圍。這些色彩可以用在建筑內、外墻面;可以用大面積的色塊,或者通過不同色帶或同一色系來強化空間層次感;也可以通過彩色的采光井為建筑內營造色彩空間。如西班牙的海梅一世中學。
其三,用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作裝點校園。學??梢怨膭顚W生針對校園里的特色元素進行創(chuàng)作,并將教室外的走廊、食堂的墻壁、操場的圍墻等作為展示空間,營造屬于學生自己的藝術環(huán)境。這些作品與校園環(huán)境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成為學校的文化標簽。
其四,對校園內建筑細節(jié)或外部設備進行藝術化處理。如將一些暴露在教學樓外的水管涂飾漂亮的顏色,使其與建筑背景色保持協(xié)調;或是對暴露在外的設備箱等進行藝術修飾,讓原本可能影響視覺美感的細節(jié)變成環(huán)境的趣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