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2 15:22:36
洗澡過年,是一種民間習俗,我們這里習慣在除夕的前一夜洗澡,寓意著辭舊迎新,洗去污穢,迎接新年的到來。這一天,不管大人還是小孩從頭到腳都要洗得干干凈凈。
兒子去他舅媽家里已經(jīng)有幾天了,我在趕去的路上打去電話,他外婆告訴我,兒子正在洗澡,我到了后,他剛剛洗完澡從洗手間出來,我?guī)退褍?nèi)褲洗了,然后將他換下的衣服塞進了滾筒洗衣機里。
吃完飯,我和老公又開車從弟媳家回來,也各自洗了澡。
我不禁想起小時候,洗個澡遠比現(xiàn)在麻煩,不像現(xiàn)在這樣,擰開水龍頭就是熱水。
尤其是去外婆家過年,每當過年的頭一天晚上,外婆和媽媽吃完飯仍然會待在昏暗的廚房里,一邊說著永遠都說不完的話,一邊洗碗、收拾廚房,還一邊燒著開水。
那時燒的是柴火,印象中,在灶口添柴的地方總是吊著一個黑乎乎的水壺,看不出是鐵壺還是鋁壺。
灶臺上有兩個灶坑,灶坑之間另有一個燒水的“悶(讀問)潭”,“悶潭”似乎很深,我那時曾試著把我的手臂往空了的“悶潭”里塞,整個手臂都可以塞進去?!皭炋丁鄙险种粋€黑漆漆的鐵蓋子,鐵蓋子有點像花鼓戲里的鑼,每次把蓋子蓋上去的時候,總會發(fā)出哐當一聲,但是蓋子的顏色卻沒有鑼那么亮,看上去倒是跟馬路上的井蓋一般。一頓飯的功夫,“悶潭”里的水也就變得滾燙的了。我試著去揭過那個蓋,手剛碰到就猛地縮了回來。
通常,我吃完飯都是窩在房間里看電視,等著媽媽叫我洗澡。
外婆家沒有專門洗澡的地方,洗澡的地方就是茅廁。
廚房的小門后面,有一個臭哄哄的豬圈,豬圈的旁邊有一條狹窄的過道,推開一扇嘎吱作響的門,就到了茅廁。
茅廁里的燈光非常暗,進門的墻邊放著兩個高高的尿桶,那時候,我的年齡尚小,總覺得尿桶太高了,而且還濕漉漉的,感覺非常糟糕,還不如公共廁所,所以,我在外婆家很少上廁所。
洗澡的是一個木制的“腳盆”,雖然叫“腳盆”,但是大小卻跟現(xiàn)在的足浴盆不一樣,直徑大概有一米的樣子。
洗澡就坐在“腳盆”里,也忘了是用什么東西洗澡,好像用的是“臭”肥皂,跟現(xiàn)在洗衣服用的“雕牌”肥皂差不多,那時候很多人用“馬頭”肥皂。
渾身搽一遍肥皂,用一條毛巾從上往下擦洗一遍,再從旁邊的小木桶里舀幾勺水往身上淋,用毛巾擦干水,坐在一旁的凳子上,穿好衣服,一個神圣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頭發(fā)一般在白天就已經(jīng)洗完,在門口的屋檐下,有一塊高出院子的臺階,站在臺階旁邊,彎著腰,有時是媽媽,有時是姐姐或者自己舀水,往頭上淋……
那時,洗澡真的很不方便,所以洗得也不勤,洗歲也就顯得特別鄭重,甚至還有了一些儀式感。
現(xiàn)在洗澡很方便,洗歲的意義仍然在,每個人都期望著在新的一年里煥發(fā)新的生機與活力。洗歲的儀式感也仍然存在,發(fā)際的清香陣陣襲來,但愿今晚做個好夢!